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毛诗原解

毛诗原解

三十六卷。明郝敬(1558-1639)撰。敬字仲舆,号楚望。万历进士,累迁户部给事中。时开矿征税,敬尝劾税阉陈曾、鲁保等不法。又劾辅臣赵志皋力主封贡,谋国不忠。以浮躁降宜县县丞,移知江阴县。考下下,再降,遂挂冠归。杜门著书。除《五经》外,《仪礼》、《周礼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各著为解。是书前有读法一卷。大旨在驳朱子《集传》改序之非。他认为“大抵笺不如传,传不如序,毛公补序又不如序首一语,读诗当以首序为宗”。故每篇句首增古序曰三字,下以毛公曰别之,后附朱说,最后参以己见。序中难通之处,往往委曲生解,未免有以经就传之弊。而立意又与《集传》相反,亦多过当。《总目提要》对此评曰:“夫小序确有所受,而不能全谓之无所附益;《集传》亦确有所偏,而不能全谓之无所发明。敬徒以朱子务胜汉儒,深文锻炼,有以激后世之不平,遂即用朱子吹求小序之法,以吹求朱子,是直以出尔反尔,亦报复之道耳,非解经之正轨也。”此论言之成理。是书收于《湖北丛书》中,该书系清光绪十七年“三余草堂”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帝内经明堂

    残本一卷。隋杨上善(详见《黄帝内经太素》)撰注。据《唐书·艺文志》载,《黄帝内经明堂类成》十三卷,杨上善撰注,而宋以后即不见著录,散佚已久,更在《黄帝内经太素》之前。日本有传抄残本一卷,其卷首无“类成

  • 绿野斋文集

    六卷。附《太湖诗草》一卷。清刘鸿翱(生卒不详)撰。刘鸿翱,山东潍县(今山东潍坊市)人,字次白,嘉庆进士,累官至福建巡抚。生卒年失考。是集凡六卷,收议论文、记事、公文告示等各若干。其论文高简中寓恣肆,造

  • 卫生集

    四卷。明周宏(生卒年不详)撰。周宏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前有正德十五年(1521)自序,又有五言律诗一首,语言浅俗。书中医论外感皆取法于仲景,内伤皆取法于李杲,湿热取法于刘完素,杂病取法于朱震亨。论说公允

  • 宝铁斋金石文跋尾

    三卷。清韩崇撰。韩崇,字履卿,江苏元和(今吴县)人。书前有道光二十一年(1841)严保庸序及董国华、潘曾绶等人题诗。书中跋尾,对金石多有考证评论,其中不乏新的独到见解。如“裴岑纪功碑”,系东汉碑刻,隶

  • 周稚圭年谱

    一卷。清周汝筠、周汝策辑。汝筠道光十五年(1835年)举人,官至江西督粮道。汝策事迹未详,二人俱为谱主之子。谱主周之琦(1782-1862),字稚圭,号退庵。河南祥符(今开封)人。嘉庆十三年(1808

  • 宋史笔断

    十二卷,作者不详,旧本题为“正谊斋”编集。此书主要论述了北宋一代的历史,上自宋太祖建隆元年(960年),下至卫王赵昺跳海而死(1279年),共三百二十年的历史,尽管对宋史的论述比较完整,但所论不免有些

  • 仪礼经注疑直辑本

    五卷。清程瑶田(详见《通艺录》)撰。《通艺录》的原目未成书项下有《仪礼经注疑直》之名。此本为安徽丛书本,是程氏的手稿,现仅存有八册,其中还有脱页,旧藏江夏徐恕处,吴承仕对其进行整齐缀辑,录成五卷。民国

  • 御题高义园世宝帖

    四卷。清范来宗(1737-1817)刻。范来宗,字翰尊,号芝岩,一号支山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宋范仲淹后裔。乾隆四十年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范来宗善于行楷,且工诗画,有《洽园诗稿》等。该法帖中范氏有自

  • 词韵

    二卷。清仲恒撰。仲恒字道久,号云亭,钱塘(今浙江杭州市)人,生平、仕履均不详。填词之风极盛于宋代。作者云兴,却绝无撰韵之事。或用诗韵,或杂方言,亦绝无一定之律,仍抑扬铿锵,朗朗上口。但元明之后,古乐失

  • 来斋金石考

    三卷清林侗撰。林侗(1627-1714),字同人,侯官(今福建闽侯)人。喜好搜集金石,曾游长安,于淳化山中得汉甘泉宫瓦;又携带拓工,在唐昭陵等陪葬地,拓得唐李靓等人的碑刻十六块。本书所著录,都系其所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