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卷。明人作,作者不详。载于《永乐大典》中,题名《国朝忠传》。所录多为明以前人事迹。各绘图系说,语言通俗,似演义之类。有《涵芬楼秘笈》(第一集)本。
八卷。元吴海(?-1390)撰。海字朝宗。闽县(今福建福州)人。生当元季,遭逢兵乱,不求仕进。明洪武初,守臣欲荐入朝,力辞得免。后欲征入史局,亦不就。文章严正典雅,恪守理教。此集为其门人王偁所编。吴海
二卷。清谭嗣同(1865-1898)撰。谭嗣同,字复生,号壮飞。湖南浏阳人。是近代改良派政治家、思想家。初官江苏补知府,光绪二十四年(1898)提四品衔军机章京,参与戊戌变法,9月政变失败,与杨锐、刘
一卷。清祁雋藻(1792-1866)撰。祁雋藻,字春圃(淳甫),寿阳(今山西寿阳县)人。嘉庆十九年(1814)中进士,官至大学士。《马首农言》是作者在道光十六年(1836)所作的。马首,是寿阳的古称。
八卷。清王宗涑撰。宗涑字倬甫,嘉定(今上海嘉定县)人。博览群籍,深通小学,著有《声系图说》、《周五礼考辨》、《说文笺疏》等书。王氏自跋称:“乘车之图,多刻于碑石,初未有说。其图而兼说者,惟宋聂氏(崇义
无卷数附属一卷。清末张纯一(生卒年不详)撰。纯一,汉阳人。从民国八年(1919)研究此书,达十七年之久,终日覃思,废寝忘食。他辨古字声形之转变,稽故书记载之异同,正伪补脱,颇得真诠。因此,《墨子集解》
四卷。清牛运震撰。牛运震字阶平,号真谷,滋阳人。雍正十一年(1733)进士,官任平番县知县。其学博涉群书,对于金石考据的功夫最深。对经义也颇有研究。该编努力将汉、晋、唐、宋易学通而为一。但大旨主理不主
一卷。清沈豫(约1778-1848)撰。沈豫字小敷,号补堂,浙江萧山人。此书为沈氏读《周官》之札记,或申发《周官》之义,或详其故训,大多系抄录他书,无甚新意。不过有时也从经文引发开去,议论政事得失。有
三种,十九卷。清张祥云编。张祥云,温陵(今福建温州)人。丛书为其官庐州知府时所刻,收宋包拯《包孝肃奏议》十卷、元余阙《青阳山房集》五卷、明周玺《垂光集》一卷等三种,三人均为庐州名士。每种著作之前,附《
上中下三卷。全称为《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》,别题《吕后斩韩信》。不知作者姓名,元人编刊。讲史话本小说,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。书题“续集”,当必有已佚失的“正集”,此《续集》从“时大汉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