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法华击节

法华击节

一卷。明代释德清(1546-1623)撰。德清,俗姓蔡,自号“澄印”,别号“憨山”。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人。安徽全椒人。二十岁从南京报恩寺出家,博通内外典。个人兴趣爱好较为广泛,擅书法。“生平爱书晋唐诸帖,或雅事之”。也曾为人撰写碑记塔铭序跋题赞亦不少。喜作诗。出家后先后到过摄山栖霞寺、五台山、嵩山、洛阳、山东劳山、杭州、庐山、九江等地,卒于曹溪南华寺。德清以其博闻强记和刻苦钻研精神,为弘扬佛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他使明末已荒废的禅宗祖庭曹溪,得以重放光彩,因此被称其为曹溪中兴祖师。他遍历大江南北,每到一地多讲经说法,弟子门人很多。经常随侍他的有福善、通炯等。最有名的是颛愚(观衡),为南岳一方宗师。他勤于著述,撰有《琼海探奇记》、《楞严通义》、《法华通义》、《起信论略疏》、《莲池大师塔铭》、《华严经纲要》、《观楞伽经记》、《楞伽补遗》、《法华击节》、《金刚经决疑》、《圆觉经直解》、《般若心经直说》、《性相通说》、《肇论略注》、《道德经解》、《观老庄影响说》、《庄子内篇注》、《大学中庸直解指》、《春秋左氏心法》、《梦游诗集》、《曹溪通志》、《八十八祖道影传赞》、《憨山老人自叙年谱实录》等书。他在学术上,主张儒、释、道三教调和。他说:“为学有三要:所谓不知《春秋》,不能涉世;不精老庄,不能忘世;不参禅,不能出世”(《梦游集》卷三十九《学要》条)。在参禅、坐禅、念佛等方面,均有他个人独到的见解。其《法华击节》一书,主要阐发了他对法华经的理解,及其就其中某些内容所作出的辩析和说明。此书对了解德清对法华经的研究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。现见载版本有清乾隆己未阳湖刘益重刊本。常见本为福善、通炯、刘起相编辑刊行的《憨山老人梦游集》四十卷(现流通五十五卷)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丁氏宋书南齐书梁书夷貊传地理考证

    各一卷。清丁谦撰,丁谦,见《丁氏辽史各外国地理考证》。所撰是书将《宋书》、《南齐书》、《梁书》中有关边远少数民族聚居之处的地理情况加以考证,汇集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史料。如是书考文身国当在俄属冈札加,大汉

  • 渔洋文略

    十四卷。清王士祯(详见《古权录》)撰。此集为康熙三十四年(1695)王士祯所自编。共十四卷。书前有其弟子张云章序。士祯以诗名噪一时,有“一代正宗”之誉。其文亦“天姿朗悟”,“自然修洁”。张云章在序中称

  • 宁子

    一卷。周宁越撰,生卒年不详。清马国翰辑。周宁越中牟(今河南中牟县东)人,周威王的老师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,儒家类中有《宁越》一篇。马国翰据《吕氏春秋·不广》篇、《说苑·尊贤》篇,辑录二节,附以事迹,合为

  • 说文提要增附

    一卷。近代金钺撰。参见《说文提要校订》。是编金氏拟以与《说文提要校订》相辅而行,故以《说文提要增附》为名。其所增附有三:其一是南唐徐锴《说文解字部叙》,其二是清蒋和《说文字原表说》,三是清王筠校正的蒋

  • 千金宝要

    六卷。宋郭思(生卒年不详)撰。郭思,河阳(今河南孟县)人,北宋宣和中曾官徽猷阁直学士,通奉大夫。此书系作者采录孙思邈《千金方》之精要辑成,于宣和六年(1124),撰成并刻石以存。全书共十七篇,载方九百

  • 读杜心解

    六卷。清浦起龙(1679-?)撰。浦起龙生平详见《史通通释》辞目,本书为杜甫诗的一种比较简要的注本。全书按诗体编次,共分六体,每体一卷,每卷之下又分小卷,共录诗一千四百五十八首。在注释上作者参考了清初

  • 周官礼干氏注

    一卷。晋干宝撰,清马国翰辑佚。干氏注本与郑(玄)注本偶有相异之处,如“挟日”作“币日”,“有握”作“有幄”,“胸鸣”作“骨鸣”等,盖干氏参用贾(逵)马(融)之本,非全依郑本。此外,干氏还将《周礼》六十

  • 增订临文便览

    四卷。清怡云仙馆主人编。怡云馆主人姓名未详,是书乃修订增补张启泰《临文便览》而成。其《自识略》谓:“坊间近刻《临文便览》,盖合《字学举隅》、《韵辨》二书而成。简明切要,洵为善本。惟《举隅》中之《正讹》

  • 长垣县志

    九卷,明杜纬修,刘芳纂。杜纬,陕西蒲城县人,嘉靖十七年(1538)任知县。刘芳,邑县人,庠生。该志先是张道治任知县翌年,见旧志疏简,乃命刘芳等纂新志,为书九卷,三月而成。二十余年后,杜纬知此县,谓刘芳

  • 纯白斋类稿

    二十卷。《附录》二卷。元胡助(生卒年不详)撰。胡助,字履信,一字古愚,别号纯白老人。婺州东阳(今属浙江)人。始举茂才,为建康路儒学学录,后累官翰林国史院编修官、承信郎、太常博士。此集为助自编,共三十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