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农要录
六卷。清吴邦庆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邦庆,字霄峰,直隶霸州(今河北霸县)人。官至河东河道总督。吴邦庆家乡地势低洼,积水很多,能够种植水稻。吴邦庆便辑录前人农书中有关种稻的论述,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,写成《泽农要录》一书。《泽农要录》分授时、田制、辨种、耕垦、树艺、耘籽、培壅、灌溉、用水、收获等十门,每一门前都有作者的一段引言启发和阐释下文内容,有作者的独到见解。《泽农要录》于道光四年(1824)刻印刊行,并收入作者的《畿辅河道水利丛书》中。《续四库全书提要》有介绍。
六卷。清吴邦庆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邦庆,字霄峰,直隶霸州(今河北霸县)人。官至河东河道总督。吴邦庆家乡地势低洼,积水很多,能够种植水稻。吴邦庆便辑录前人农书中有关种稻的论述,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,写成《泽农要录》一书。《泽农要录》分授时、田制、辨种、耕垦、树艺、耘籽、培壅、灌溉、用水、收获等十门,每一门前都有作者的一段引言启发和阐释下文内容,有作者的独到见解。《泽农要录》于道光四年(1824)刻印刊行,并收入作者的《畿辅河道水利丛书》中。《续四库全书提要》有介绍。
十二卷。《续编》八卷。清程廷祚(1691-1767)撰。程廷祚初名默,字启生,别字绵庄,晚年自号青溪居士。上元(江苏南京)人。乾隆元年(1736)举博学鸿词科,因拒通关节而报罢。自此不应乡举。乾隆十六
二册。不著撰人。此书不著时代,按其说考证,应在乾隆皇帝南巡之后。书分上下二册,上册以竹西芳径为顺序,列图二十四幅,下册以高咏楼为顺序,列图二十四幅。全篇共四十八幅图,上页说明,下页为图。所纪康熙、乾隆
十卷。明吴亮撰。亮字采于,武进(今江苏常州)人。吴中行长子。生卒不详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进士,官至大理寺少卿。毗陵,即明代之常州。该书主要记叙历代常州名人的事迹,是在毛宪旧本的基础上增修而成。书
六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四教义》即是智所作《维摩诘所说经玄义》之初章。在初章基础上进一步离析广义,作有六万余言,超过原在玄义所述初章份量的三分之二。《四教义》文开七
三卷。隋萧该撰。清朝臧镛堂辑。萧该,兰陵人,梁时鄱阳王萧恢的孙子,少年封侯,后来梁荆州失陷,到长安,拜国子博士。《隋书·儒林传》有记载。臧镛堂又名臧庸,字在东,号西成,江苏武进人。嘉庆十六年卒,享年四
十六卷。清卓尔堪(生卒年不详)选辑。卓尔堪,字子任,别号宝香山人。远祖卓敬,浙江瑞安人。后或称卓尔堪为江都(今江苏省扬州市)人,又称汉军旗人。曾参加过康熙十四年(1675)平定耿精忠之役。卓尔堪是一位
一卷。清罗泽南撰。罗泽南字仲岳,号罗山。湖南湘乡人,少笃志正学,好性理之书。曾积功官至布政使。在镇压太平天国战争中死去,溢忠节。他认为一卦变为六十四卦,得四千九十六卦,卦卦都是易中自然之道,实发前人所
见《元朝野诗集》。
十卷。潘相(?-1790)撰。相字润章,号经峰,安乡(今湖南)人,清代经学家。相有《吾学编》等书,已著录。《礼心厘编》书首有陆耀《序》云:“古之读书也难,今之读书也易。难故数千年,而仅有郑康成、孔颖达
一卷。近代傅熊湘(生卒年不详)撰。熊湘字君剑,号钝庵,湖南醴陵人。曾任湖南省政府秘书,湖南图书馆馆长。傅氏认为《马氏文通》卷帙繁重,不适教授之用,遂删繁择要而成此编。立说皆依马氏,略无修正,偶有增益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