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洛阳县志

洛阳县志

六十卷,清魏襄修,陆继辂纂。魏襄,大兴籍,阳湖(今江苏省武进县)人,进士,曾任永宁知县,嘉庆十七年(1812)任洛阳县任知县。陆继辂(约1775-1845),字祁生,阳湖(今武进县)人,嘉庆五年(1800)举人。魏襄延其同乡陆继辂为总事,领阳湖、山阴一带文人十余人,于嘉庆十八年(1813)修成此志。全书六十卷,为:皇德记、巡幸记、沿革记、星象记、舆图记、土地记、山川记、帝王记、后妃记、大事记、拾遗记、格言记、旌异记、宫殿记、坛庙记、冢墓记、伽蓝记、名园记、风土记、物产记、职官表、选举表、官品表、官阶表、产品簿、会计簿、灵徽志、学校志、沟洫志、第宅志、衙署志、营建志、异物志、经籍志、儒林传、道学传、武功传、良政传、逸民传、艺术传、二氏传、循吏传、寓公传、列女传、金石录、序录。该志卷帙浩大,分为记二十、表四、簿二、志八、传十四、录二,六种体裁,五十门。详古略今为此志书的一大特点。如土地记三卷,前二卷描述古代洛阳作为京都时的规模和建置。搜奇钩异为另一特点。如星象记,记载了从汉景帝元年至元顺帝至正十六年间特殊的天文现象,其中日食、月食、彗星情况,是有参考价值的资料。尚有民国五年(1916)洛阳县知事曾炳章重校石印本,流传于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录异传

    撰者不详。约出于东晋末或南朝初。各家书目均未见载,惟《北堂书钞》、《艺文类聚》、《初学广记》、《太平广记》、《太平御览》等书屡有征引。《录异传》属杂鬼神志怪,时间自周秦迄东晋隆安中,包括鬼神、怪异、奇

  • 采芝堂文集

    十六卷。明陈益祥(生卒年不详)著。陈益祥字履吉,候官(今属福建福州市)人。秀才出身,少有文名,擅长史学。曾与太守袁表,司理赵世显、民部林世吉等结成玉鸾社,又与孝廉徐之、兄弟陈荐夫等结为芝山社,后与宪副

  •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

    见《道德经论兵要义》。

  • 补句读叙述

    一卷。清武亿(详见《经读考异》)撰。本书包括《补摭言五代会要》、《宋史选举志》、《文昌杂录》、《补笔谈》、《西溪丛书》、《容斋四笔》、《尚书古文疏证》、《潜邱札记》、《陈氏纲目订误》、《钟山札记》各一

  • 景仰撮书

    一名《尚论篇》一卷。明王达(详见《笔畴》条)撰。此书取古人可为师法者共五十二事,采用前列旧文,后系以评论的体例,汇成一编,共一卷。但内容较为肤浅,无甚意义,较其撰《笔畴》为之下矣。有明刊本。

  • 古微堂诗集

    十卷。清魏源(1794-1857)撰。魏源,字默深。湖南邵阳人。道光二年(1822)中举,道光二十四年(1844)应礼部试,获三甲同进士出身。官至高邮知州。曾从刘逢禄学《公羊春秋》。和龚自珍同时主张“

  • 救事教益

    一卷。英国人李提摩太(1845-1919)撰。清光绪年间,李鸿章掌权,李提摩太进谒,论及民教不安事。李鸿章问教会究竟有何益于世。李提摩太乃择各国国计民生之大事,以及教之本末异同,摄取大旨,汇成是编,题

  • 裴启语林

    见《语林》。

  • 景子

    一卷。周景氏撰。清马国翰辑。邓名世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谓,景氏出自姜姓齐景公之后,谥为氏。景丑、景春,皆其后裔。战国时,景氏世为楚相,或云楚之公族,别为景氏,据此景氏为齐人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,儒家类著录

  • 金山县志

    三十卷,首一卷。清龚宝琦、崔廷镛修,黄厚本等纂。崔廷镛,清光绪初年知事金山县。乾隆十六年(1751),知县常琬始创为志,道光间,邑人姚汭、钱照泰又续修之,此志为重修,成于光绪四年(1878)。卷首为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