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洞庭湖志

洞庭湖志

①十四卷。清陶澍修,万年淳撰。陶澍,详见《江苏水利全书》。万年淳,字弹峰,华容举人,博学多文。嘉庆二十年(1815),陶澎在都宫侍御时,有前长沙郡守沈廷瑛举叶世基所辑《洞庭湖志》稿,乞为划定。因巡城无暇,转付万年淳,嘱代笔削。嗣越十年始得撰竣。正伪补缺,倍于前书。其时陶澍已抚皖,而万年淳亦铨六安州丞,适为属吏。喜其功竟,亟筹金而梓之。洞庭旧无志,此书为首创矣。《洞庭湖志》道光五年(1825)刻本,共十四卷。分为十七门。依次为,舆图、皇言、星野、湖山、水道、洲港、堤垸、税课、兵防、风俗、物产、古迹、祠庙、游览、事纪、捃摭、艺文。其首列之三府一州八县四大北入湖全图,十分精细。源流分合,一览尽知。其他湖山洲港堤堰之形势方位,亦钜细毕陈。综观全书,文字清新,考证详明,搜采丰富,诚为可读之书。② 十四卷。清万年淳撰。万年淳,字弹峰,湖南华客人。乾隆五十七年(1792),官安徽六安直隶州州同。洞庭湖,界连三府一州八县,周围八百余里。旧有志。然多失漏谬误。万氏故又撰此书。《洞庭湖志》道光八年(1828)刻本,共十四卷。分为十七门。首舆图,次皇言,次星野,次湖山,次水道,次洲港,次堤垸,次税课,次兵防,次风俗,次物产,次古迹,次祠庙,次游览,次事纪,次捃摭,次艺文。旧志洞庭湖者,多铺张胜景,详记骚人墨客游览吟咏之事。兹篇则不同,认为洞庭地处滇黔楚蜀之咽喉,水利资长岳澧常之蓄浚,因而于山川、水道、堤垸、兵防、税课诸门,广为搜采,不厌其详,力求有益于实用。其拳拳之心,诚为可嘉。然其于议论中,力主洞庭即禹贡九江,似欠妥。古经文先谓江汉朝宗于海,后乃言九江孔殷,则九江自在江汉合流之下游,其非洞庭,灼然明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淡庵文集

    六卷。宋胡铨(1102-1180)撰。胡铨,字邦衡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建炎二年(1128)进士甲科,官资政殿学士。铨立朝刚毅,官枢密院编修、中书舍人,屡上疏,乞斩议和派大臣,文章千载后读之,仍有生

  • 说文引群说故

    一卷。近代郑文焯(1856-1918)撰。文焯字叔问,号大鹤山人,山东高密人。光绪间侨寓吴县。著有《南献遗征》、《廋碧词》、《大鹤山房诗文集》等书。是书系探究许学渊源,考释所采诸说的著作。郑氏以为“治

  • 水浒

    见《水浒传》。

  • 春秋书法

    八卷。清李道融(详见《春秋说集解》)撰。该书主要研讨《春秋》书法,对所谓《春秋》笔削大义及褒贬义例有所阐发。该书有咸丰甲寅(1854)秋强恕堂刊本,与《春秋说集解》合刻。

  • 瓦缶雷鸣

    四卷。清黄家骥撰。黄家骥字跷秋,湖南湘乡人。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。此集凡四卷。卷首有光绪二十三年(1897)其友人程序,“称其纳职黄门,日仆仆于长安红尘十丈中”。大概黄氏曾仕京师。集中诗句颇多俚语。卷一

  • 易独断

    一卷。清末魏元旷撰。魏元旷原名焕奎,字斯逸,江西南昌人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进士。曾官刑部主事。此书所论共有十个方面。一论《易》为周代之书,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都不叫《易》。二论周文王作易并非是为了

  • 删补颐生微论

    四卷。明李中梓(见《内经知要》)撰。作者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,结合个人临证经验,总结出一些观点,多为后世医家所遵循,如“肾为先天之本,脾为后天之本,”“气血俱要,而补气在补血之先,阴阳并需,而养阴在

  • 三忠集

    十四卷。明郭惟贤撰。郭惟贤,福建晋江(今泉州)人。生卒年待考。万历二年(1574)进士。官至左副都御史,以忧归。起户部右侍郎,未上而卒。事迹具《明史》本传。此集为郭维贤官湖广巡抚时所编。前有万历二十二

  • 入长沙记

    一卷。清丁大任撰。此书记清顺治十年(1653)随袁巡抚赴湖南事,所叙皆风景细琐之语,颇不足存。但其记当时景物,也颇有致故姑存其目。

  • 金山卫志

    六卷。明张奎修,夏有文纂。正德十二年(1517)刊行。张奎。字文光,浙江人。官扬州等处备倭都指挥佥事。金山于明洪武十九年置卫备倭,成化年间都指挥同知曾委教谕陈瑛纂辑卫志,但未经完稿。此志分上下二卷;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