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海上花列传

海上花列传

又名《青楼宝鉴》、《海上青楼奇缘》。清韩邦庆(1856-1894)撰。韩邦庆字子云,号太仙,别署大一山人,江苏松江(今上海松江)人。自幼随父亲居于北京,后南归应科举,中秀才后多次考举人不第,一度曾在河南官府做过幕僚。作者长期旅居上海,也曾借居妓院,对上海同光年间的妓女、官僚、商人生活十分熟悉。与《申报》编辑钱忻伯、何桂笙等人友善,常为《申报》撰稿。自己曾编辑文艺半月刊《海上奇书》。《海上花列传》出版后不久即病逝,年仅三十九岁。留下的作品还有文言小说《太仙镘稿》等。《海上花列传》六十四回,鲁迅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称其为“清狭邪小说”的压卷之作。是一部以娼妓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。作品写农村青年赵朴斋和妹妹赵二宝来上海谋生,结果赵朴斋沉迷于青楼,不能自拔;二宝坠入风尘,沦为娼妓。书中还广泛描写了达官贵人、文人名士、商界买办、纨绔子弟、地痞流氓等人的狎妓生活以及妓女们的悲惨遭遇。内容虽以妓女生活为主,而旁及官场、商界,反映了日益殖民地化的大都市上海的社会风貌,有一定的批判现实的意义。但作者以欣赏的态度描写赵二宝的妓女生涯,削弱了作品的暴露作用。《海上花列传》在艺术上很有特色。全书的结构作者自谓是从《儒林外史》脱化而来,并使用了“穿插藏闪”的写作技巧,故事情节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,形成了合传体小说“一无雷同、一无矛盾、一无挂漏”的结构特征,较有可读性。人物描写细腻传神,个性鲜明,“平淡而自然”,(鲁迅语)绝少雷同。另一特色是小说完全用吴语写成,地方色彩浓郁,堪称方言文学的一部代表作。《海上花列传》首刊于自编的文艺半月刊《海上奇书》,共载三十四回,未完。后光绪二十年出单行本。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典耀整理本,并附有“海上花列传方言简释”,较为完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松桂堂全集

    三十七卷。《延露词》三卷。《南淮集》三卷。清彭孙遹(1631-1700)撰。彭孙遹,字骏林,号羡门生,又号金栗山人,浙江海盐人。顺治十六年(1659),官中书舍人,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,召

  • 声韵考

    四卷。清戴震撰。戴氏生平见“方言疏证”。《声韵考》是一部考辨阐发声韵源流的著作,条例略仿顾炎武《音论》,而精博过之。戴氏论转注同义相受颇得汉以后不传之旨。历考反语本原于汉魏经师,非始于释氏字母,所论殊

  • 舆地沿革表

    四十卷。清杨丕复撰。杨丕复,字愚斋,武陵(今湖南常德)人,曾官石门训导,所著别有《仪理经义通解》、《春秋经传合编》诸书。服膺宋儒,耽精著录。著者博览古籍,摘录舆地沿革资料,按历史时代编写,约清道光年间

  • 破山禅师语录

    二十卷。明代释海明(生卒年不详)撰。海明,俗姓蹇,字破山,人称万峰老人。原籍渝城后迁徙大竹(今四川省大足县)人。据《新续高僧传四集》卷五十七记载:他“生含聪睿,质挺奇标”。十九岁在大持庵依融光尊宿为师

  • 吴江县续志

    四十卷,首一卷。清金福曾等修,熊其英等纂。金福曾,字苕人,浙江秀水人,附生,同治十三年知吴江县事。吴江之地,自雍正四年(1726),始析分为震泽县,乾隆十一年(1746),邑人沈彤始分修吴江、震泽二志

  • 身理启蒙

    一卷。英国艾约瑟(1823-1905)撰。艾约瑟又名埃德金斯·约瑟夫。英国教士,汉学家。1848年来华任伦敦驻上海代理人。1861年在天津设立教会。1863年到北京传教。1880年被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聘

  • 十三经古注

    又名《永怀堂古注十三经》。二百九十一卷。明金蟠、葛鼐、葛鼒同校,三人均为东吴(今浙江鄞县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此书汇集儒家十三部经典《周易》、《诗》、《尚书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春秋

  • 论语褚氏义疏

    梁褚仲都撰。清马国翰编辑。仲都吴郡钱塘(今浙江钱塘)人。天监中,历任五经博士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《论语义疏》十卷为褚仲都撰。新旧唐志并作《讲疏》以考梁陈撰《论语义疏》。讲疏者,梁有褚仲都、皇侃二家。陈

  • 河曲县志

    ①四卷。明苗朝阳纂修。苗朝阳字慎斋,邑人,出身进士,明万历间,曾任河南新蔡县知县、繁杞县知县,后升应天府府丞、太仆寺少卿、侍经延礼科都给事中,笃学力行,廉能爽迈,享年八十六。按《河曲县志》,创修于嘉靖

  • 德庆州志

    十八卷,清宋锦、李麟洲纂修。宋锦,河南武陟人,雍正进士,乾隆十六年(1751)任知州。李麟洲,字虚中,浙江山阴人,乾隆举人。州志始修于康熙五十二年(1713),前任知州宋锦,恐年久事湮,搜罗而编辑,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