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石堂藏帖
十卷。清贾铉(生卒年不详)辑,董其昌书。贾铉,字玉立,号可斋。该帖无刻石年月,也不标明卷数,但在各卷首或在题下、或在首行、或在第一帖之下,有“百石堂藏帖”的长方印。贾铉精于鉴藏,与清代著名画家周亮工、笪重光等共相鉴赏所收董氏书法名迹,所以该帖所收董迹颇多,而且多是其他本所罕见的,摹拓亦很精湛,几乎可与董氏自定刻帖抗衡。有清河东贾氏本。
十卷。清贾铉(生卒年不详)辑,董其昌书。贾铉,字玉立,号可斋。该帖无刻石年月,也不标明卷数,但在各卷首或在题下、或在首行、或在第一帖之下,有“百石堂藏帖”的长方印。贾铉精于鉴藏,与清代著名画家周亮工、笪重光等共相鉴赏所收董氏书法名迹,所以该帖所收董迹颇多,而且多是其他本所罕见的,摹拓亦很精湛,几乎可与董氏自定刻帖抗衡。有清河东贾氏本。
不分卷。清黄奭辑。黄奭字右原。江苏甘泉(今扬州)人。道光中钦赐举人。此本所辑为易纬中不指名何书,或有书名而条数无多者,计二十一条。其中引自《汉书·五行志》一条、《隋书·王劭传》三条、《文选注》两条、《
六卷。续志 一卷。清朱绪曾撰。朱绪曾(约1796-1866),字述之,上元(今南京)人,目录学家。道光举人,官至知府。平生嗜好读书、藏书,常常撰其大意,作成题记,著作甚多,《开有益斋读书志》是其目录学
十六卷《补遗》一卷。明左光斗(1575-1625)、左懋第(1601-1645)撰。清左辉春编。左光斗字遗直,号浮丘。安庆桐城(今属安徽)人。万历中与杨涟同举进士。任御史时办理屯田,在北方兴水利,提倡
不分卷。明李永昌(约1636年前后在世)撰。李永昌,字周生,号黄海,安徽徽州(今歙县等地)人。林古度为是集序,时间约明末。其书皆自题所画之作,分为四册。皆五言绝句而不著题。《四库》撰纂人称其气韵亦未能
均一卷。撰者不详。《海山记》仅一篇,按年代记载隋炀帝荒淫轶事,间涉怪诞。书中所录隋炀帝《湖上曲望江南》八阙,乃唐朝人李德裕所作之调,却见诸于隋代,足见此书为后人伪托。《迷楼记》一篇,皆记隋炀帝沉迷女色
无卷数。清末黄福辑。黄福,沔阳人,其它不详。据此书自序“程传只解上下经不及十翼。而系辞传以下注,惟朱子本义为简括,兹本朱子,间亦参取他家,附以鄙见,汇为一编”,作者力图恢复孔子易说之真貌。认为系辞各有
二卷。清魏裔介(详见《孝经注义》)撰。记载儒学前后相继系统。上起伏羲、神农、黄帝、尧、舜;中及孔子、颜子、曾子、子思、孟子;下至朱熹、许衡、薛瑄,共26人。每人各为纪传,并引诸儒之说附于各条之下,而衷
八卷。清胡抡撰。胡抡字应麟,江苏武进(今江苏武进)人。书首有胡抡自序,略言《朱子章句集注》,其中大经大纬,未及详悉。朱子非不欲其详,圣贤立言大体在挈其大纲。至于条分缕析,则在其人考求而自得。因遇经史中
四卷。《续钞》一卷。清陆费(1784-1857)撰。陆费原名恩鸿,字玉泉,号春帆。桐乡(今安徽桐城)人。嘉庆副贡,官至湖南巡抚,负经世略,所至有惠政。著有《真息斋诗钞》。此集端依次为序文、评跋,第一卷
不分卷。清马骕(详见《左传事纬》)撰。马骤精通《春秋左氏传》,著有《左传事纬》十二卷、《绎史》一百六十卷、《春秋二十国年表》等。其中《春秋二十国年表》上起鲁隐公,下至获麟,将春秋时大小二十国的史事按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