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省庵法师语录

省庵法师语录

二卷。清释宝贤(?-1729)编。宝贤为清鄮山阿育王寺沙门,俗姓时,字思齐,号省庵。常熟(今属江苏省)人。“省庵法师”即是指释宝贤。宝贤少年甘蔬食,厌酒肉。后接触佛经,感念心净。梦观阿育王塔,发下供养四十八愿。弱冠之年,为逃脱家人强欲娶妻,而于浙江绍兴柯桥弥陀庵落发为僧。出家后他勤于佛法研习,历游天台、梵天寺等地,终成一代高僧。他所作《省庵法师语录》一书,亦称《省庵法师遗书》,为语录体佛书。书中译载了他一生闻法、学法、研法、弘法的经历,其中不少语录发人深醒。劝人奉佛修善,警示后人之言,成为他所作语录留给后学的精神财富。现见载版本有乾隆五十一年元和文星阁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孔惟叙集

    六卷。清孔毓功(约1675前后在世)撰。毓功字惟叙。新城(江西省南城县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受学于魏禧,其他事迹不详。著有《孔惟叙集》。此集共六卷。所作皆为杂文。以年为次,不分体类。据集前《自记》称,“

  • 五十家唐诗

    不分卷。未著编辑者名氏。本书所收自唐太宗、玄宗始,下至储光羲止,计五十家诗。于各家之诗分古体、近体厘定,也刊载赋数首。其间,一般都有原序,似从旧本录入。据考,华亭徐献忠曾编有《唐诗一百卷》,而《五十家

  • 奉阳草堂诗集

    二十卷。明郑撰。其生卒年未详。十六岁即以能诗名。其《赠满震寰太仆三黜》诗,当时为文养孟所称诵。后因《黄芝歌》忤魏忠贤得祸,搜捕逃匿,家人以其原稿尽付水火,故其少作尽逸不存。后系锦衣狱中,曾手自删定旧刻

  • 思陵翰墨志

    一卷。又名《翰墨志》、《高宗翰墨志》。宋高宗撰。宋高宗赵构(1107-1187),字德基,始封康王,徽、钦二帝被金人掳掠之后,即位于建康(今南京),先以李纲为相、宗泽为将,力谋恢复,但高宗一向怯懦,为

  • 复套议

    二卷。明曾铣撰。曾铣(?-1548),字子重,号万塘,江都(今江苏扬州)人。嘉靖进士,以御史巡按辽东,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、山西,进兵部侍郎。嘉靖二十五年(1546)总督陕西三边军务,屡败鞑靼贵族攻拣

  • 佩兰室诗集

    一卷。清杭佩兰撰。杭佩兰,生平不详,江苏江都人,刘伯和之妻。清末诗人。此书有宣统元年(1909)排印本。书前有杭积昌、解崇辉所作的序言,书后有王鉴所作的跋语。共收六十五首诗,书末附其夫刘伯和《莱州攀辕

  • 东湖文集

    三卷。清朱璘(约1692年前后在世)撰。朱璘字青岩。江苏常熟人,生卒年皆不详。官至南阳府知府。朱璘工文。本集前两卷为杂文,第三卷是所作《通鉴辑略》的论断,止于唐末,似非完本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收入存目加

  • 雍益集

    一卷。清王士祯(1634-1711)撰。王士祯生平详见《蚕尾集》(辞目)。是集均为康熙三十五年(1696)奉使祭告西岳、西镇、江渎途中所作。据集前其弟子盛符升序称,士祯曾自言“再使秦蜀,往返万里,得诗

  • 瓣香书屋石刻

    二卷。清陈受培书。其子陈銮为之刻石。所书自乾隆五十八年(1793)至嘉庆十二年(1807)。刻成于道光十五年(1835)。其真书仅能工整,行草毫无笔力。其子陈銮为奉家尊之泽,所以摹勒上石,汇成二卷。内

  • 古文尚书辨惑

    十八卷,附《释难》二卷,《析疑》一卷,《商是》一卷。清洪良品撰。洪良品字右臣,湖北黄冈人,同治七年进士,官至给事中。自从清初毛奇龄作《古文尚书冤词》之后,继之而为东晋时晚出的《古文尚书》辨护的清代学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