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石林燕语

石林燕语

十卷。北宋末南宋初叶梦得(1077-1148)撰。叶梦得字少蕴,号石林居士。生平事迹详见《春秋传》。宣和五年(1123),叶梦得居于卞山之石林谷,稍远城市,但亲戚、朋友、门生故吏皆相继来访,纵谈所及,包括故实旧闻、古今嘉言善行、出入朝廷以至田夫野老之言、滑稽谐谑之辞等,随笔札记。后金兵入侵,宋室南渡,叶梦得惧于废弃或遗忘,特整理成书。书中所记多为宋代典章制度、士大夫言行、宫殿建置等,而于官制、科目记载尤详,足以补充史传之缺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谓其书可以与宋敏求《春明退朝录》、徐度《却扫编》相表里。足资治史者参考。叶梦得生于北宋南宋之间,戈甲倥偬,图籍散佚,或有记忆失真、考据未详之处。刊印草草,亦有脱误。因此,宋汪应辰特作《石林燕语辨》一书,宇文绍奕亦作《考异》一卷,加以辨正。其间征引错误、偶记失实、传闻年月之讹、缮写字画之误等,一一列举,辩驳纠正。叶梦得之书难得,汪应辰、宇文绍奕考证益密,三书相辅而行,相得益彰。今传本不一,《稗海》、《笔记小说大观》本作十卷,《四库全书》本附宇文绍奕《考异》,《儒学警悟》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、《石林遗书》、《郋园先生全书》又收有汪应辰《石林燕语辨》,宛委山堂《说郛》、《五朝小说》、《五朝小说大观》、《敬修堂丛书》等本作一卷,《旧小说》收入14则。1984年,中华书局出版侯忠义点校本,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室王公传残本

    一册。撰者不详。该书记清太祖第五子多罗贝勒莽古尔泰、第六子辅国悫公塔拜、第七子和硕饶余敏亲王阿巴泰、第九子镇国恪僖巴布泰等。书首已残,书中多朱批墨批,且多有涂抹之处。现存明清史料整理会藏稿本。

  • 希贤录

    ①五卷。清朱显祖撰。朱显祖号雪鸿,江都(今江苏扬州)人。顺治三年(1646)副榜贡生。生卒年不详。除本书外,尚著有《琼花志》等著作。《希贤录》记录自周至明历代名儒言行,并各系以论断。体例仿照朱熹《伊洛

  • 金石萃编校字记

    二卷。罗振玉撰。罗振玉,详见《殷虚书契》条。本书成于光绪十一年(1885)。王昶著《金石萃编》时,已近暮年,眼睛有病,视力衰退,靠门下为其检阅史料,故未能精到。罗振玉校正《金石萃编》中碑志一百三十种,

  • 易象大旨

    八卷。明薛甲(1498-1572)撰。甲字应登,号畏斋,江苏江阴人。嘉靖八年(1529)进士,官至江西按察司副使。《浙江采集遗书总录》载《易象大旨》八卷,刊本。张衮《序》云:“薛君读《易》十有余年,早

  • 博野县志

    ①四卷。清王国泰修,刘声等纂,韩维基续纂。王国泰,字开先,辽东益州人,曾任博野县知县。韩维基,字只君,山东淄川人,曾任博野县知县。《博野县志》康熙十五年(1676)刻本,共四卷。卷一,疆域、沿革、星野

  • 河上草

    二卷。清张榕端(约1691年前后在世)撰。张榕端,字子大,一字朴园,磁州(今河北广平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康熙十五年(1676)进士,授编修,视学江南,衡文精审,他所赏识提拔的都是能文之士。康熙三十九年

  • 斯文正统

    十二卷。清刁包(1603-1669)辑。(详见《易酌》)此集所录均为历代理学诸儒生之文二百一十六篇。据《凡例》称“专以品行为主,若言是人非,虽绝技无取。”似乎取去颇为严正。持理虽正,欲扫诸多流派,尽废

  • 说文外编

    十六卷。清雷浚撰。参见《说文引经例辨》。是编旨在探求《说文》不载的经典相承之字。学者谓经典相承之字,《说文》不载,并非佚失,在《说文》中自有一字以当之。钱大昕、陈寿祺等,皆以经典相承之字于《说文》中求

  • 大学新编

    五卷。明刘元卿撰。刘元卿详见《大象观》条。此书第一卷为《大学》正文,所据为丰坊伪石经本;第二卷为《略疏》,阐发诚意之旨;第三卷为《发明》,采撷明朝诸儒之说;第四、五卷为《广义》,根据真德秀《大学衍义》

  • 墨薮

    二卷。附《法帖释文刊误》一卷。旧本题唐韦续(生卒年及里贯不详)撰。《墨薮》辑录前人论书之语,共二十一篇。所列篇目皆不列撰录者姓名,有的还加以删削,令后人难以深察。《墨薮》分上、下两卷。上卷共录十篇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