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石田集

石田集

十五卷。元马祖常(1279-1338)撰。祖常字伯庸。先世为汪古部人。居靖州天山。居室名石田山房,因以名集。延祐中复科举,祖常乡贡、会试皆第一,廷试第二。授应奉翰林文字。历官监察御史、礼部尚书、枢密副使等职。此集共赋五卷,文十卷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评曰:“其文精赡鸿丽,一洗柔曼卑冗词。其诗才力富健,如《都门壮游》诸作,长篇巨制,回薄奔腾,具有不受羁靮之气。”至元间,苏天爵撰《国朝文类》,录其诗二十首,文二十首,视他家所收为多。又请于朝刊行,并为之序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。元至元五年(1339)杨州路儒学刻本(藏于北京图书馆)、《元四家集》(上海古书流通处据元刻影印》本题为《石田先生文集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经序录

    ① 五卷。朱睦(1517——1586)编。睦,明代周王朱六世孙,字灌甫,号西亭,又号大山、东陂居士,濠州钟离(今安徽凤阳)人,明朝著名学者、藏书家。官封镇国中尉,万历年间举周府宗正。睦深通经学,对《周

  • 西学略述

    十卷。英国艾约瑟(详见《格致质学启蒙》)撰。明清之际,首先由基督教会的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,输入了西方的科学文化,后来各地的同文馆及上海的制造局均设翻译馆,介绍翻译西学。1881年,艾约瑟任中国海关总税

  • 同人传

    四卷。清陈祥裔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祥裔著有《蜀都碎事》。本书采自秦汉至元明,凡同姓名者编辑成册。书末又附父子同名字者数人。采摭颇详,取舍亦十分慎重。如《太平广记》中,再生之王翰,与唐朝诗人之王翰相同。

  • 洋防说略

    二卷。清徐家干撰。徐家干,字稚荪,江西义宁(今江西修水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官至荆州(今湖北江陵)知府。据本书其自撰《跋语》中知,徐氏早年“从军苗疆”时就已留心舆地山川之学。癸未(1883)冬,服官来鄂,

  • 两汉笔记

    十二卷,宋钱时撰。钱时,生卒年不详,字子是,号融堂。南宋严州淳安(今浙江淳安西北)人,钱时年幼时超群脱俗,后绝意科举,究明理学,因江东提刑袁甫延请,主讲于象山书院,议论风发,指摘痛快,听他讲课的人总有

  • 经世大典

    八八〇卷。元代官修政书,又名《皇朝经世大典》,赵世延(1260-1336)任总裁,虞集(1272-1348)任副主裁。世延字子敬,其先雍古族人。世祖时任监察御史,后累迁至中书右丞,平章政事。集字伯生,

  • 琴谱正传

    六卷。题明无锡宋仕校正,杨嘉森编,后又有梧冈道人黄献跋。跋中称“少学琴于司礼监太监戴某,刻谱以广其传”。按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有黄献《梧冈琴谱》十卷,注云:“献字仲贤,西平乐人。宪忠时为中官。嘉靖丙午

  • 快独集

    十八卷。明李尧民(约1589年前后在世,)撰。李尧民字耕尧,山东济宁人。(生卒不详。)万历二年(1574年)进士。官至工部右侍郎。著有《快独集》。此集为李尧民诗文别集,凡十八卷,诗六卷,文十二卷。前有

  • 蒲叔元问穀梁义

    一卷。晋范宁撰,清马国翰辑。该书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二卷,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及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不著录,久已亡佚。不知蒲叔元为何人,据辑本文义推断,当是与范宁同时的治《穀梁传》的学者,蒲叔元对《穀梁传

  • 番阳仲公李先生文集

    三十一卷。又名《俟庵集》。元李存(1281-1354)撰。存字明存,更字仲公。时称俟庵先生。饶州安仁(今属江西)人。少博览典籍,喜为文章。后从上饶陆九渊学。诗文平正醇雅,不露圭角。此集为其子卓所编。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