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义质疑

经义质疑

① 八卷。清陈梓(1683-1759)撰。陈梓字俯恭,又字古铭,号一斋,别号客星山人,又号天中古民,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曾从张履祥弟子姚瑚游。雍正元年举鸿博,不赴;二年举孝廉方正,不就,以布衣终。平生清苦严毅,笃学不懈,经史、诗文都有名声。除本书外,尚有《四书质疑》、《志仁困知记疑》、《重辑杨园年谱》及《诗文集》多种。本书共八卷: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、《礼》、《大戴礼》、《仪礼》,共七百余条。陈梓自负是紫阳、杨园后一人,李元度《国朝先正事略》附于张杨园事略中,因此本书叙引这两家之言颇多赞颂之词,外加以评断。《仪礼》用陆稼书本,附以诸儒论说,间或缀以注语,而用吕晚村刻本的字句校对从违。斥责吴澄讲《易剥》是小人剥庐,说《春秋》等于娼家读礼、屠儿礼佛。并斥责程端礼《春秋本义》、《辨疑》、《或问》三书,自信太过,临文不讳,两出《礼记》以《玉藻》上冠以“教学”二字,于是便认为和《曲礼》不同。但《通典》一百四引《典礼》作诗书不讳,同于《玉藻》,又当作何解释?总之,陈梓其人清正好学,其书议论横发,每每涉及自身,读苌楚诗,甚至感叹家运衰微,妻孥为累。所以本书名为《质疑》,实际上是掺合旧作、札记、杂记诸集而成。有嘉庆二十年重刻本,《陈一斋全集》本。② 不分卷。清末陈大文撰。大文字海帆,广东城海(今广东廉江县)人,生卒年及事迹皆不详。此书多有创解,且不信书序。其“书序说”云:“书何序书自有序。凡书之无序者,皆其不待序者也。有待于序皆自有序,何待后人为之序?”因此,也不相信《诗经》之序,而另推作诗之意旨。如《郑风·将仲子》篇,谓是周人作诗以斥祭仲,而斥祭仲正是为了讥刺郑庄公。此说似近事理。《羔裘》篇下说:“此国人追思颍考叔之诗,首章言其死节之贞,次章追言其谏君之直,三章追言其居官之美。”这不免牵强附会。又《秦风·晨风》篇下说:“穆公违蹇叔之谏以袭郑,其后蹇叔去秦,故国人于其去而思念之。这几于臆测了,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不书即位,摄也。”大文认为,鲁隐公有篡位之心,却不负篡位之名,是他做得巧妙。而左丘明用一“摄”字掩盖之,是“上欺天王,下欺臣庶,内欺死父幼主,外欺外国同盟。”并断言鲁隐公为“恒之王莽曹操,而千古奸雄之尤者。”其指斥鲁隐公似太过分,而笔锋犀利亦足动人心。《经义质疑》有光绪十八年自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医闾集

    九卷。明贺钦(1437-1510)撰。贺钦字克恭、别号医闾,其先人为浙江定海人,以戍籍隶辽东义州卫。成化二年(1466)进士,授户科给事中,寻告病归。弘治初(1488)起陕西参议,檄未至而母殁,乃上疏

  • 忠肃集

    三卷。宋傅察(1089-1125)撰。傅察,字公晦,孟州济源(今河南孟县)人。大观元年(1107)进士及第。时蔡京为相,闻其名,欲以女妻之,傅察固辞不受,复娶赵梃之女。以外家恩例,为青州司法参军,历永

  • 言鲭

    二卷。清吕种玉(生卒年不详)撰。种玉字蓝衍,长洲(江苏苏州市)人。本书乃种玉订正字义,考事真伪之文。内容多沿袭宋人学说,且多为常见之类。如证墓志,称有爵者称公,无爵者称启,不如《隶释》有后汉故民吴公碑

  • 新译华严经音义

    二卷。唐释慧苑撰。是书《开元录》卷九著录,云:“慧苑京兆人,华严藏法师上首门人。勤学无惰,内外兼通,华严一宗,尤所精达。以新译之经,未有音义,披读之者,取决无从,遂博览字书,撰成二卷,俾读之者,不远求

  • 说文重文管见

    一卷。近代萧道管(1855-1907)撰。道管福建侯官(今闽侯)人,为陈衍之妻室。著作尚有《列女传集解》,《然脂新话》、《诗古文辞长短句杂记》、《萧间堂札记》等。是编前有壬子(1912年)重阳陈衍序,

  • 东槎纪略

    五卷。清姚莹撰。姚莹(1784-1852),字石甫,又字明叔,晚年号展和,安徽桐城人。道光十八年(1838年),任台湾道加按察使衔,组织军民抗击英军进攻台湾,受朝廷嘉奖,进秩二品,赐二品冠服。咸丰元年

  • 农政全书

    六十卷。明徐光启(1562-1633)撰。徐光启,字子先,号玄扈,上海县徐家汇(今属上海市)人,20岁时中秀才,36岁中举人。万厉三十二年(1604),43岁的徐光启又考中进士。崇祯五年(1632)徐

  • 春秋传

    十五卷。刘敞(详见《春秋权衡》)撰。此书皆节录三传事迹,断以己意,以释《春秋》。其褒贬义例多采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之说,《四库提要》批评其“不免于膠固”。此书所用经文杂采三传,不主一家,又以经传连书,不

  • 两罍轩彝器图释

    十二卷。清吴云撰。吴云,详见《二百兰亭斋收藏金石记》条。吴云少从张廷济、徐渭仁等游,留意金石之学。所藏彝器百余,皆图其形式,释其文字。卷一、二为商器,卷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为周器,卷九为秦、汉器,卷

  • 读左札记

    一卷。刘师培撰。刘师培的曾祖父刘文淇曾掇拾贾逵、服虔、郑玄三家旧注,进行疏通证明,广征博引,上采刘歆、许慎等人的师说,近采顾炎武、惠栋、焦循、洪亮吉等人的遗编,以自己的观点进行评断,成《左传旧注疏证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