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老子化胡说考证

老子化胡说考证

一卷。近人王维成撰。王维成,其人不详,撰有《老子化胡经考证》一卷。关于老子入西戎化胡之说,由来已久,但具体起于何时,没有定论。一般认为,此说约起于东汉,渐成于魏晋之际,定型于晋以后。经南北朝及隋唐,每代都对此说有所增饰,而其说大体没有变化。魏晋隋唐时期,道士僧人间的论争、宋元两代道佛之辨论,都是围绕老子化胡说进行。明清两代,其说渐微,道者鲜有。然而清末宣统年间,敦煌石室发现残存《老子化胡经》,罗振玉据法国人伯希和所拿残存的卷一和卷十,为之刊行,又与蒋斧为其考证。因此,渐被遗忘的老子化胡说又引起学者的关注。因而王维成作《老子化胡说考证》。其书大致分叙言、本文、附录三部分。其本文部分先述东汉时老子化胡说之由来及三国时所传老子化胡说;再述两晋时《老子化胡经》及关于《老子化胡经》的辨论;次述隋唐时老子化胡说的论争及《老子化胡经》的禁毁,最后述明清时《老子化胡经》,共为七部。文中所述,有理有据。据《隶释边韵老子铭》推定化胡说的由来,阐明隋唐以后老子化胡说被僧道两家增益改窜之梗概,使千余年来一场大公案的内容大致可以明了。其所集材料丰富,论断谨慎,条理分明,实迥出于蒋斧、罗振玉的《考证》之上。其附录部分,内容《修行本起经》与《中本起经》的释译;佛老生年之争论与化胡说;三教圣像赞,以及老子像赞;罗泌《论老子化胡说》;关于长春真人(邱处机)西游,共五篇。其推论长春真人西游之因,是有感于老子西行化胡的故事。虽然其论是推测之语,但也言之成理。其后学者都肯定其说。总之,此书是后世学者研究中国佛道论争的重要史料。现存北京大学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果蠃转语记

    一卷。清程瑶田撰。程瑶田(1725-1814)初名易,字瑶田,以字行;后更名易田,又字易畴,号让堂。安徽歙县人。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举人,选授太仓州学正。从师方粹然,又与戴震、金榜同学于江永。为

  • 大鄣山人集

    五十三卷。明吴子玉撰。吴子玉,字瑞谷,安徽休宁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中贡生。此集中分体二十,皆以某部为题。其叙事,志略、说谱等目,均为自拟。是集初刻于隆庆年间,题《吴瑞谷集》,只十六卷。集前有何其贤序。

  • 亦为堂集

    四卷。明史孟麟(约1598年前后在世)撰。史孟麟,字际明,号玉池,江苏宜兴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十一年(1583年)进士。官至太仆寺卿。崇祯初,追赠礼部右侍郎。著有《亦为堂集》。孟麟为官持正不阿,屡忤权贵

  • 满汉西番悉昙四种本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

    各一卷。迦梵达摩(生卒年不详)译。迦梵达摩是唐代来华的天竺沙门,所译全称《千手千眼观世音燕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》,略称为《千手经》、《千手陀罗尼经》、《大悲陀罗尼经》。经中神咒,名号种种。依本

  • 憺园集

    三十八卷。清徐乾学(1631-1694)撰。徐乾学字原一,号健庵。江苏昆山人。康熙九年(1670)第一甲第三名进士,授编修,累官至刑部侍郎。徐乾学为顾炎武之甥,阎若璩等人也多客居其家,师友渊源,加上家

  • 修史试笔

    二卷。清蓝鼎元(详见《平台纪略》)撰。记述从唐房玄龄、杜如晦到五代王朴36人事迹,并各缀以断论。蓝鼎元曾拟修《宋史》,而以此为试笔,故名。《四库全书》列于存目。

  • 苹野纂闻

    一卷。明伍余福撰。伍余福,字天锡,临川(今江西抚州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官陕西按察司副使。著有《成化陕西志》三十卷等。《苹野纂闻》一书仅二十条,记叙的都是吴中的故实,间或涉及朝政记议。书末附有伍余福的儿

  • 春秋左氏五十凡

    一卷。清段玉裁撰。详见《春秋左氏古经》条。

  • 邻水县志

    六卷首一卷,清曾灿奎修,甘家斌纂。曾灿奎,贵筑人,曾任邻水县知县。甘家斌,邑人,曾任大理寺卿。邻水县志于康熙四十六年(1707)由县令徐枝芳创修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)县令陈觐光、道光元年(1821

  • 海樵子

    一卷。明王崇庆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崇庆字德征,开州(今四川开县)人。正德进士,官至南京吏部、礼部尚书。著有《周易议卦》、《五经心义》、《山海经释义》等书。此书仅二十六则。多仿王通《中说》,周敦颐《通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