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肥城县志

肥城县志

①二卷。清尹任修,尹足法纂。尹任,枣强县人,顺治十八年(1661)进士,康熙八年(1669)任肥城县知县。尹足法,邑人,举人出身,曾任湖广永州府永明县知县。尹任掌肥城县后,至十一年(1672),奉檄修志,因旧志散轶,无成例可则,适邑人李运昌有手辑邑志藏本,尹任仍取其书而而加删削,历数月而新志成。《肥城县志》康熙十一年刻本。此志对李运昌志稿几乎未加增订,全部承袭,门类极繁,内容简陋,中间多有脱略不备。②十卷,首一卷。清凌绂曾修,邵承照纂。凌绂曾字公赤,浙江归安人,附贡出身,光绪十六年(1890)任肥城县知县。邵承照字香听,北京市大兴县人,任翔鸾书院山长。肥城县志创修于明隆庆六年知县顾廷,再修于康熙十一年(1672)知县尹任,三修于嘉庆二十年(1815)知县曾冠英,四修于此。其上距旧志又六十余年未续修了,这期间,虽山川道里典章文物均一如其旧,而人才辈出,事故纷呈。凌绂曾莅任后,适上官有重修《山东通志》之命,而邵承照侨寓邑中,于肥城县掌故,拾遗补缺,著有成书。乃与邵承照商榷体例,重辑邑乘,延邑中士大夫,分任采访之役,邵承照总其事,历时六月而书成。《肥城县志》光绪十七年(1891)刻本。全书十卷首一卷,列目为:方域志、古迹志、建置志、礼仪志、学校志、田赋志、职官志、登进志、人物志、杂志。卷首有序,凡例等。此志体例纯仿照陆清献《灵寿县志》,而稍加变通。其可称之处是取材严谨,对旧志中所载,虽与体例不合者,亦不轻易删减,以存其真。为地方志中的杰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论语余说

    一卷。清崔述((1740-1816)撰。述字武承,号东壁,直隶大名(今河北大名)人。中乾隆二十五年(1760)副榜。曾为罗源、上杭县知县。是书首论后儒格物穷理之说不如圣人言学之善,次释《论语》之要义、

  • 杜律注

    二卷。旧本题元虞集(1272-1348)注。生平详见《平猺记》辞目。此编所注杜诗,凡七言近体一百四十九首。卷首杨士奇序,称春解题桃树一篇,了然于仁民爱物之旨,深得杜意,必伯生所为。但欧阳元撰集墓碑未载

  • 读大学记

    一卷。清范泰衡撰。是书本遵汉儒,义从宋贤,参以已见,分节陈说,推陈出新。如说“格致”,木长为格,则本末贯,贯观其达;木各为格,则本末分,分观其到。又如说“致”,《春秋》曰“致女”,致是“往”的意思;《

  • 王奉常集

    六十九卷。明王世懋(1536-1588)撰。王世懋,字敬美,王世贞之弟。生平详见《关洛记游稿》(辞目)。王世懋著有《郤金传》。是集凡六十九卷。其中赋、诗、词为十五卷、文为五十四卷。第五十二卷为《澹思子

  • 耒边词

    二卷。清李符(1639-1689)撰。李符原名符远,字分虎,号耕客、桃乡,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年少有才,与兄绳远、良年并有诗名,时称“浙西三李”。曾与朱彝尊等结为诗社。深得曹溶赏识,因而得以阅读曹溶

  • 书经问答

    八卷。清胡嗣运撰。胡嗣运字鹏南,安徽绩溪人,副贡生。此书设为问答,对于《尚书》要义,颇有所阐发。比如胡嗣运认为“四岳”是一个人,并举“三老”也是一个人为例证。《尚书》中的“四罪”,不是《左传》中的“四

  • 古韵发明

    一卷。清张耕撰。耕字芸心,山东滕阳人。尚撰《切韵肆考》等。是书分古韵为二十五部:①阿、②乌、③垩、④膺、⑤噫、⑥亿、⑦翁、⑧讴、⑨屋、⑩央、⑾天、⑿约、⒀婴、⒁娃、⒂戹、⒃殷、⒄衣、⒅乙、⒆安、⒇霭、

  • 春秋穀梁传郑氏说

    一卷。晋郑嗣撰,清马国翰辑。郑嗣的生平事迹不详,其撰述也不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著录,而范宁《春秋穀梁传集解》有所征引,共二十节。据范宁自序,知郑嗣为范宁父范汪的门

  • 春秋读意

    一卷。明唐枢(见《易修墨守》)撰。作者认为,论《春秋》不当以褒贬看圣人,而应只录其事实,使人自见是非。对前人所谓《春秋》“字字有褒贬”之说有所矫正。今有《木钟台全集再集》本。

  • 庸闲老人自叙

    一卷。清陈其元撰。其元字子庄,晚号庸闲老人,浙江海宁人,诸生。历任江苏南汇、青浦、上海等地知县。该书自叙一生经历。道光末年,英兵犯浙,撰《筹边策》数千言,为林则徐所赏。做教谕时助地方团练防御太平军,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