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舆地碑记目

舆地碑记目

四卷。宋王象之撰。王象之,金华(今属浙江省)人,曾知江宁县。所著《舆地纪胜》二百卷,是一部南宋地理总志,约1227年成书。《舆地碑记目》为其中的四卷,以天下碑刻地志之目,分郡编辑,各注其年月姓氏大略于其下,起临安,迄乾州,均南渡后疆域。其中有些考证颇为精确。如:镇江府丹徒梁太祖文皇神道碑,王氏辨其为梁武帝父;成都府殿柱记,作于汉兴平初年,辨知其非钟会所书;嘉定府移水记,有嘉州二字,辨知其非郭璞所书。台州临海庆恩院、定光院、明智院、明恩院,婺州义乌真如院诸碑,福州鸟石宣威感应王庙碑,题款都写有“会同”字样(按:会同为契丹年号,938-946),辨知吴越等地曾使用过契丹年号。这些都确有证据。所录金石文字,与其他书互有出入,可供后人考证。此书收入“四库全书”、“丛书集成”初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而庵诗话

    一卷。清徐增(生卒年不详)撰。徐增,字子能,号而庵,长洲(江苏苏州市)人。生活于清初。徐增有《说唐诗》二十二卷,其卷首为《与同学论诗之语》。张潮辑《昭代丛书》,收入此《与同学论诗之语》,改称《而庵诗话

  • 冬夜笺记

    一卷。明末清初王崇简(生卒年不详)撰。崇简字敬哉,宛平(今属北京市)人。明崇祯十六年(1643)进士。入清补选庶吉士,官至礼部尚书。《冬夜笺记》系其随笔札记之文,大为编撰成书于康熙四年(1665)。所

  • 易学汇说

    一卷。清丁泽安撰。丁泽安详见《易学节解》。全书分三章。第一章论图书,第二章论蓍数,第三章论易学,其观点与《易学三编》同。可视为《易学三编》之续。有《自得斋易学》本。

  • 笔记《礼记集说》

    十五卷。日本中村惕斋(生卒年不详)撰。惕斋笃信我国朱子之学,自四书五经至小学《近思录》之书,皆有注解。室鸠巢、雨森伯阳称他为“笃行醇儒”。是书首有安积信《序》,谓当惕斋讲学于京师之时,伊藤仁斋父子倡异

  • 蠡海集

    一卷。旧本题宋王逵撰。宋朝名王逵者有三人,一是宋仁宗时人,曾官江南西路转运使,调淮南转运使。包拯曾连具七章弹之,极斥其贪鄙酷虐,以此之人,不像能著书立说之人。二是濮阳人,天禧三年进士,官刑部郎中。其所

  • 琼林雅韵

    一卷。明朱权撰。朱权(1378-1448)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,自号臞仙,别号涵虚子,又号丹丘先生、大明奇士。封宁献王,初封大宁,永乐初改封南昌。卒谥献。长于戏曲理论,尤精音律。另著有《太和正音谱》。

  • 韩诗内传并薛君章句考

    四卷。清钱玟撰。钱玟字元杰,号汉村,浙江上虞人,历署西安教谕、长兴训导,道光辛巳(1821)征孝廉方正,赐六品顶戴。《韩诗内传并薛君章句考》只见钞本,《上虞县志》卷十二“人物志”中记载此书,只笼统地称

  • 绥边纪略

    不分卷。清史致康撰。史致康,字叔平,顺天宛平(今属北京丰台)人,生卒年不详。历任四川珙县、仁寿、成都等县知县,后擢为同知,兼署嘉定府事。此书叙史致康办议边务情况。史氏认为,办理“夷务”为政在人,编联保

  • 千古辨疑

    七卷。明陈锡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锡,字南衡,天台(今属浙江省)人。嘉靖三十五年(1556)进士,官至礼部员外郎。此书为辨证经籍疑义而作,其中天文一卷、地理一卷、诗一卷、书一卷、律吕一卷、春秋一卷。《四

  • 平定教匪纪事

    一卷。清勒保(1740-1820)撰。勒保,字宜轩,费莫氏,满州镶红旗人。初由监生充清字馆誊录、笔帖式,后由军机章京升任云贵、四川、两江总督。嘉庆元年(1796),白莲教在湖北起义,很快蔓延到四川、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