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节孝语录

节孝语录

一卷。北宋徐积(生卒年不详)撰。徐积字仲车,山阳人。进士。元祐初授扬州司户参军,为楚州教授。历和州防御推官,改宣德郎。卒于监中岳庙,政和六年(1116)赐谥孝处士。是书,为其门人江端礼所录。《文献通考》载一卷,与今本合。其中“说经”条,如释“唐棣之华,偏其反而”,谓“偏”当作“遍”,言开遍而复合。据考证“偏”读为“遍”,原二字通用。其释“春秋壬申、御廪灾、乙亥、尝。”谓说者皆言先言御廪灾,是火灾之余而尝,志不敬。其实曾子问,言天子诸侯之祀,遇日食、火灾、丧服,则皆废祀。今御廪灾则尝可废,而不废,是为不敬,何必谓火灾之余而尝。今考曾子问曰,当祭而日食太庙火,乃废祭其他火灾不废。徐积概言火灾则废,反斥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二传,殊失经意。他若以《论语》“三嗅”为“三叹”,谓《春秋》“西狩获麟重书僭狩非礼,不重书获麟,”也是牵强附会。至于商论古人推扬雄而讥贾谊,至以陈平为秦汉以来第一人,很公平,而误解《礼记》“葬欲速朽”以近世用厚棺为非,尤为大错。然徐积笃于躬行,粹于儒术,所言皆中正和平,无宋代刻核古人之习。大致皆论事论人,无空议性命之说,近千古之儒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经义考

    三百卷,清朱彝尊撰。朱彝尊(1629-1709),字锡鬯,号竹坨,浙江秀水(今嘉兴)人,经学家、史学家和目录学家。康熙十八年(1679),举博学鸿词,入选,授官翰林院检讨,参与修纂《明史》。博学多才,

  • 贺氏丧服要记

    一卷。晋贺循(详见《贺氏丧服谱》)撰,清马国翰辑。郑康成作《丧服谱》,循也作谱,王肃作《丧服要记》,循也作要记,其书似乎参考郑、王,而酌其中。《隋志》十卷,《唐志》五卷,现在都已经散失,马国翰从《礼记

  • 一琴一鹤轩诗草

    二卷。清高凤阁(?-1844)撰。高凤阁,字佩文,号友兰,浙江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,高崇文之长女,叶文谦之妻,清代画家、诗人。此书有道光间刊本,年代不详。

  • 说文提要增附

    一卷。近代金钺撰。参见《说文提要校订》。是编金氏拟以与《说文提要校订》相辅而行,故以《说文提要增附》为名。其所增附有三:其一是南唐徐锴《说文解字部叙》,其二是清蒋和《说文字原表说》,三是清王筠校正的蒋

  • 多识类编

    二卷。清曹昌言(生卒年不详)撰。曹昌言字禹拜,新建(今江西南昌)人。他一生著述很多。著有《玉隆纪游》、《舆图辑略》、《四书荟言》等。《多识类编》是曹昌言的一部杂纂之作。此书编辑札记之文,分动物、植物两

  • 尚书集传或问

    二卷。宋陈大猷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其字、号均不传,两浙路东阳(今属浙江省)人。绍定二年(1229)进士,由从仕郎历六部架阁,事迹不详。大猷论《尧典》“敬”字条下,首举“心之精神谓之圣”,其学盖出于杨简。

  • 磨尘鉴

    二卷。清桃渡学者(生卒年及姓名、爵里皆不详)撰,姑苏王征夏(生卒年及生平亦不详)阅。此传奇共二十六出,写唐玄宗及安史之乱之事。唐玄宗得到一本宝书《骷髅格》,臣下皆不明其意。唐玄宗即下旨招募能解之人。西

  • 老泉文钞

    不分卷。明郭祥鹏编。郭祥鹏,江西泰和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本书系从苏洵集中摘取权书十篇、衡论十篇、笺策二篇,汇而成帙。有四库本。

  • 元相臣传

    十二卷。明魏显国撰。显国情况见《历代相臣传》条。该书主要记元一代宰相之事迹,自耶律楚材至布延巴哈,共26人,各自为传,全抄《元史》原文,且前后凌乱倒置、脱误者甚多,故该书价值不大。

  • 是程堂集

    二十卷。清屠倬(1781-1828)撰。屠倬,字孟昭,号瑟,晚号潜园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嘉庆十三年(1808)进士,改庶吉士,官累至九江知府。其诗名早就,与郭麟,查初揆齐名。其书画亦工。观屠倬之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