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苹垞诗草

苹垞诗草

一卷。《诗余》一卷。清丁素心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丁素心,字仲兰,号苹垞,江苏长州(今苏州)人。金文通之妻,清代诗人。按《撷芳集》载:以丁愫为名。苏州府志中以丁素娟为名作《苹垞杂咏》。《苹垞诗草》有乾隆十五年(1750)刊本。书前有西郊麟所作序言,卷首题有“题吴门丁素心仲兰著、同学宋凌云逸仙、程屺对云校”字样。原书有圈点、眉评及句评,内存诗八十八首。诗余共收二十六阕。此书刻印精良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德隅斋画品

    一卷。宋李廌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廌,字方叔,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,一作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李廌少以文显名,曾得到苏轼的赏识和举荐,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。可惜竟不及第,中年绝意仕进,终于不得志而死。是编

  • 元音

    十二卷。元孙原理汇辑、陈孟凝编选、张中达校正。孙原理、陈孟凝、张中达三人生卒年、事迹均不详。张中达出任定海县丞时方刻板行世(乌斯道《元音序》)。本书共十二卷,共选入元朝一百七十六位诗人的诗作,并在诗人

  • 杨文敏集

    二十五卷。明杨荣(1371-1440)撰。杨荣初名子荣,字勉仁,建安(今福建省建瓯县)人。建文进士,初任编修,永乐时,明成祖朱棣召入文渊阁,以多谋能断,为成祖所重,并为之更名杨荣,多次随行北巡,升至文

  • 观心食法

    一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观心食法》一书,实际是四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略释。所言宗旨不外是就进食问题,阐述供养出饭及受食之法。把供养者敬田,出饭者悲田看作二助道。受食

  • 五经类编

    二十八卷。清周世樟(生卒年不详)撰。周世樟字章成,太仓(今属江苏)人。此书摘录五经之语,编辑而成,以备当时为文而用。全书分十门,每门又分若干子目。书末附诸经略说,经义辨伪、辨疑各数条。

  • 平滩纪略

    六卷。清李凌汉编。李凌汉,又名李本忠,湖北汉阳人。其祖贸易川江,溺毙而尸未获。父覆舟遇救,母闻耗仰药。凌汉抱先人之隐痛,悲行旅之多艰,矢愿他日有力,必凿尽诸滩而已。其后商业发达,遂偿夙志。于嘉庆十年(

  • 乐律表微

    八卷。清胡彦升(生卒年不详)撰。彦升字竹轩,德清(今浙江德清)人,雍正庚戌(1730)进士,官至定陶知县。是书有《度律》二卷、《审音》二卷、《制调》二卷、《考器》二卷,多为纠正古人之错误,其论述十分正

  • 杜诗论文

    五十六卷。清吴见思撰。吴见思字齐贤,江苏武进人,生卒年不详。据本书凡例,拟举杜诗典故别为一书,名为杜诗论事,而此编唯诠释作意,故谓之《杜诗论文》。其实,笺注典故,目的在以明文义。论事自论事,论文自论文

  • 对雨楼丛书

    五种,三十五卷。清缪荃孙(详见《云自在龛丛书》)编。此丛书影印古籍旧刻,多有价值。如宋黄休复《茅亭客话》十卷,记西蜀之事,曾刊于《津逮秘书》中,也有旧本流传。士礼居藏有三本,一为宋刊本,一为旧钱罄室家

  • 春秋公法比义发微

    六卷。清蓝光策撰。光策字子彦,四川资阳(今四川资阳)人,光绪十四年戊子(1888)举人。著有《启秀堂文集》等。光策对西方的国际公法有所研究,以中国古代经典比附国际公法,认为《春秋》一书,是孔子自撰的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