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补乡礼

补乡礼

一卷。清诸锦(1686-1769)撰。锦字襄七,号草庐、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雍正进士,官金华府教授,乾隆举鸿博、授编修、迁赞善。博闻强识,诗法山谷、后山。著有《至诗说》、《绛跗阁集》等。是书因《仪礼》十七篇中有《燕礼》、《公食大夫礼》等而独无《乡礼》;元吴澄所撰《逸礼》中尚有《补经八篇》、《补传十篇》,独无《乡礼》专篇。据考《仪礼》本有《乡礼》一篇,而其佚文散见于诸经传中尚可考见,故而诸锦据周官宾客之礼为宗,缉缀而成以补其缺。有艺海珠尘本、昭代丛书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翼述信

    十二卷。清王又朴(1681-1760)撰。王又朴字介山,直隶天津人。雍正元年(1723)进士。官至池州、徽州知府。此编经传次序,均依王弼旧本,而冠以读《易》的方法,后面附有各家杂论。王氏幼读朱熹《周易

  • 鳌峰类稿

    二十六卷。明毛纪(1463-1545)撰。毛纪,字维之,掖县(今山东)人,成化二十三年(1487)进士第一,累官至礼部尚书大学士。著有《辞荣录》、《归田杂识》、《密勿稿》。毛纪于明嘉靖三年(1524)

  • 西安县志略

    十三卷。清雷飞鹏等修,段盛梓等纂。雷飞鹏,宣统元年任西安县知县。段盛梓,邑人。西安县治,设于光绪二十八年,因建置未久,故无县志。光绪三十二年,西安县前令即有书录,三十四年王孝偁又讨询邑中绅士段盛梓等,

  • 温经日记

    十卷。清林昌彝(1803-1873)撰。昌彝字惠常,号芗溪、茶叟,福建侯官(今福建省福州市)人,道光十九年(1839)进士。曾受业于经学家陈寿祺之门,博学多才,尤精于三《礼》及《说文》。平生著述颇丰,

  • 仲贻銮遗诗

    一卷。清仲贻銮撰。仲贻銮,生卒年不详,字金城,江苏泰州人,仲云涧之女,清代诗人。在世二十七年。此书有嘉庆十二年(1807)刻本。为《泰州仲氏闺秀诗合刻集》之一。此书附于其母赵笺霞著的《辟尘轩诗钞》之后

  • 四书纬

    四卷。清常增撰。常增,江苏泰州(今江苏泰州)人。所著有《仪礼琐辨》、《四书纬》。是书首有自序,言“郑夹漈注《尔雅》,谓名物为经,义理为纬;名物应释,义理不应释。”而其于夹祭所谓纬则视之为经,于夹祭所谓

  • 夏小正私笺

    一卷。清吴汝纶(1840-1903)撰。吴汝纶,字挚甫,安徽桐城(今安徽桐城)人。同治四年(1865)进士,官至直隶冀州知府。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,赴日本考察教育。回国后推行新式教育。曾师曾国

  • 唐人说荟

    六集,一百六十一种,一百六十九卷。清陈世熊编辑。陈世熊为乾隆时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字莲塘,一说号莲塘居士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《唐人说荟》旧有桃源居士辑本,集书一百四十四种,桃源居士不知何许人。陈世

  • 同文韵统

    六卷。清和硕庄亲王允禄领衔,实出于广慈国师章嘉胡土克图之手。成于乾隆十五年(1750年)。是书撰作是为了拿梵文字母及西番字母与华文字母比较,论证其本同源。乾隆命章嘉胡土克图“考四番本音,溯其渊源,别其

  • 三余赘笔

    二卷。明都卬(生卒年不详)撰。都卬字维明,号豫庵,吴县(今江苏省吴县)人,太常寺卿都穆之父。都穆为工部主事时,诏封其父都卬如其子之官,此时都卬年已八十。此书共二卷,分夜半日出、古字相反、饮食必祭、十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