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补修徐沟县志

补修徐沟县志

六卷。清王勋祥修,秦宪纂。王勋祥,浙江金华县人,出身附贡生,领同知衔,曾先后两次任徐沟知县。此书为光绪五年(1881)复任邑知县时所撰。历时二年告成。《补修徐沟县志》光绪七年(1883)刻本。考徐沟自乾隆二十九年(1764),兼管清源县治,至民国始复改清源为县。脱离徐沟管辖。但此志纂修,并未合二县,仍沿袭康熙五十一年(1712)王嘉谟志,补漏删繁,正讹纠缪。别纂《清源乡志》,别有新意。全书较旧志详密精严,如河渠类中的洞涡河,旧志记载其源于乐平县,经榆次县,在太原县北格等西流。词过简,意不明。此志则详细叙述其源于乐平县的陡泉岭,西北流入平定州,至寿阳县之南界及榆次县之东界,合涂水下流于太原县之北格等村,注汾河。仅仅几行字便讲明水流方向及注处,均悉洞明。实较旧志完善得多。又如:金水河,旧志原叙夏秋水涨,沿河民田多受其患,且土砂水碱,无法灌溉。该志则言旧志土砂水碱,光绪时已有变化,夏秋水涨,沿河民田,不至水多受其患。可见此志纂修,不仅以《水经注》以验古,同时更注重实地调查。然该书不足之处,即设科列目,亦如旧本,无大小轻重之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大学注

    一卷。明乔中和撰。乔中和(生卒年不详)字还一,明内丘(今河北内丘)人,官至太原府通判。著有《说易》、《说畴》、《图书衍》、《元韵谱》、《大易通变》。是书前有自序,后有跋。是书虽从古本,但诂义多杂。如分

  • 养一斋诗话

    十卷。清潘德舆(1785-1839)撰。潘德舆,字彦辅,号四农。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。道光八年(1828)举人。后选为安徽候补知县,未赴。著有《养一斋集》、《养一斋诗话》等。《养一斋诗话》是其论诗著作

  • 黑鞑事略

    ①一卷。宋彭大雅撰、徐霆疏。大雅字子文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;霆字长孺,永嘉(今属浙江)人。宋人称蒙古为黑鞑靼,以别于漠南的白鞑靼(汪古),故名。两人分别于1233年、1235-1236年奉命出使蒙古

  • 黎城县续志

    四卷。清郑灏等修,杨恩树纂。郑灏,河北大兴县(今北京市大兴县)人。出身廪贡生,同治十三年(1874)任黎城县知县。按黎城在隋时,与潞城同立为县,自明中叶,县人靳惟精始辑为志。历百余年至康熙二十一年,重

  • 易经图说辨正

    二卷。清彭申甫撰。详见《周易解注传义》。

  • 庄子通义

    十卷。明朱得之(详见《宵练匣》)撰。此书前有朱得之自序,称《庄子》一书命辞跌宕,设喻险奇,而世人多称其荒唐谬悠。所以他加旁注以详释经文,作此《庄子通义》。前人研究《庄子》者,有南宋咸淳年间(1265—

  • 介庵经说

    九卷。即《九经集解》。

  • 道德真经章句训颂

    二卷。元张嗣成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嗣成,元代正一道道士,为三十九代天师,自号太玄子。撰有《道德真经章句训颂》二卷。自张道陵于东汉顺帝时创立五斗米道,经历朝而至元,张家三十八代子孙相传而至张嗣成。其间几

  • 经韵楼集

    十二卷。清段玉裁(1735-1815)撰,段玉裁,字若膺,号茂堂。江苏金坛人。乾隆举人,官知县,曾师事戴东原,为清代著名训诂学家、经学家。所著《说文解字注》影响颇大。《经韵楼集》大多为考据注释之作,涉

  • 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

    见“韵学大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