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字通

说文字通

十四卷。清高翔麟撰。高氏生平著述,见《说文经典字释》。是书就许书有见于他书的某即为今某字加以援引诠释,所谓“字通”指许书中某字与今某字相通。高氏为钱大昕之门人,所述皆本师承。如卷二引钱氏曰:“《说文》无‘愎’字,盖即‘復’字。復,狃也。孙炎曰:‘狃,忕,前事復为也。’《春秋传》曰:‘愎谏违卜。’谓谏不从復为也。后人改从‘心’旁。”卷三谓:“‘叜’应从‘宵’省得声。人幼为冥,壮为昼,老为宵。叜之言宵,谓晦昧无知也。钱氏说。”卷八:“‘偶,桐人也。’注‘桐’字乃‘相’字之讹。《中庸》:‘仁者,人也’郑康成读如相人偶之人,《仪礼注》屡言‘相人偶’,《齐国策注》:‘偶,相人也。’鲍彪注全据《说文》为训,是所见本犹作‘相’字,钱氏说。”卷十:“‘懕,安也。《诗》曰:“懕懕夜饮。”’钱氏曰:‘《说文》无“愔”字,此即“愔”也。《诗》“厌厌夜饮”,《韩诗》作“愔愔”,《说文》作“懕懕”,《洞箫赋》“清净厌”,“厌”犹言“愔懕”,“厌”、“愔”声相近,故知“懕”为“愔”也。’”从以上所引可知,此书分卷序字一本《说文》,所述一本钱氏。《续修四库提要》云:“然是书通假太滥,往往正俗不分,以致未免弼戾。”(杨钟羲)是书有道光十八年(1838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忠穆集

    八卷。宋吕颐浩(?-1139)撰。吕颐浩,字元直,乐陵(今山东乐陵县)人。进士出身。累官为太府少卿、直龙图阁、河北转运副使,升侍制徽猷阁,都转运使。高宗时,知扬州,进户部尚书。建炎三年(1129),拜

  • 宋高宗真草孝经

    (石刻本)宋高宗御书。绍兴十四年(1144)刻石。先是绍兴十三年御书诸经,有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左传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无《孝经》。至十四年七月,诏诸州以御书《孝经》刊石。今

  • 诗纬含神雾训纂

    一卷。清胡薇元撰。篇首有近代经学家廖平序,序称西汉以上说经,皆以纬为主,而齐鲁韩三家诗尤为显著。篇末有门人萧洁端跋,跋称胡氏旧有《诸经纬训纂》,现已散佚,唯有少数几种保存下来,《诗纬含神雾训纂》即其中

  • 繁峙县志

    四卷,首一卷。清何才价修,杨笃纂。何才价字价人,安徽霍山县人,出身进士,光绪六年(1880)任繁峙县知县。杨笃详见光绪《山西通志》。其志创于明万历年间知县涂云路,未几版籍散失。康熙初年,知县郭杰尝辑散

  • 澹圃芋纪

    一卷。明杨德周撰、赵士骏增定。杨德周,字齐庄,鄞县(今浙江鄞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万历壬子(1612)年间举人,官居高唐县知县。著作除《澹圃芋纪》外,还有《舆识随笔》、《金华杂识》、《杜诗解》、《铜马编

  • 铁华馆丛书

    六种,四十五卷。清蒋凤藻编。蒋凤藻字番生,江苏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官至福建知府,家富藏书。此丛书所收著作,虽不十分广博,但均据宋刊本之影印本,共六种:周辛鈃《通玄真经》十二卷,周列御寇《

  • ■溪诗话

    十卷。宋黄彻(约1139前后在世)撰。黄彻,字常明。福建莆田人(《八闽通志》作邵武人)。生卒年不详。宣和六年(1124)进士,授辰州县丞,为官颇有政绩,后因忤权贵弃官,遂终于家。著有《溪诗话》。是集为

  • 读易初稿

    八卷。清丁叙忠撰。丁叙忠字秩臣,湖南长沙人。此书历引宋以来邵周程朱诸儒易说,证以本经,验以人事,所言多为阐发人生道德之旨。他认为周易实际上为卜筮之书,六十四卦,三百八十四爻都不超出民生日用的范畴。人们

  • 毗陵人品记

    四卷。明叶夔(生卒不详)撰,叶夔子叶金及同邑人毛宪续成。叶夔,明中叶人,详见《毗陵忠义祠录》条;叶金,字诚斋,刻《毗陵人品记》时官绍兴府通判,其他不详;毛宪,详见《毗陵正学编》条。《毗陵人品记》记毗陵

  • 香草校春秋左传

    六卷。清于鬯(详见《卦气直日考》、《周易读异》)撰。于鬯,南汇(今属上海市)人,清代著名学者。他的著述很多,主要有《香草校书》及《香草续校书》、《战国策注》等等,具有一定的影响。此书即所著《香草校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