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易举例

读易举例

三十二卷。清俞大谟撰。大谟字安国,江都(今江苏扬州)人。此书每两卦为一卷,每卦记其卦始、卦根、卦内、卦外、卦画、卦体、卦性、卦德、卦用、卦数、卦伦、卦位、卦方、卦物、卦象、卦义、卦时、卦主等内容。均直接以经解卦,以掺杂后儒之说。又记每卦之综错变化。卷首论象证25条,后依次为上下经,最首有总例30条。自称少时读《易》间涉纬候诸家,颇为所障。既乃力求摆脱,专以画卦为凭,立象在前,引经为证,觉阴阳顺逆,此往彼来,易义昭彰。此书据《周易折中》、《周易述义》二书,持论斟酌于汉学宋儒之间,与朱子本义颇有异同。今存嘉庆刊本。又有可仪堂刊本,首分上中下三卷,上经十五卷,下经十七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救荒本草

    二卷。明朱橚(?——1425)撰。朱橚,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,洪武三年(1370年)被封为吴王,洪武十一年(1378年)改封周王,洪武十四年(1381年)就藩开封。洪武二十二年(1389年),朱橚因擅离

  • 毛诗沈氏义疏

    二卷。北周沈重(500-583)撰,清马国翰辑。沈重生平及著述见前条。是书较王谟辑本收取较宽。有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本。

  • 邵氏闻见后录

    见《闻见后录》。

  • 从先维俗议

    五卷。明管志道撰(详见《孟义订测》条)。此书共五卷,内容大要言往来交接之礼,亦即礼俗关于世教民彝之大者。前三卷均载事迹,第四、第五卷多为其讲学之语,理杂二氏,颇及垂世典要与出世密固,且明立三教主宾之说

  • 樵史通俗演义

    四十回。题“江左樵子编辑,钱江拗生批点”,作者、批点者皆不知何人。书成于清初,长篇小说,叙明末历史故事。从明天启年间魏忠贤专权乱政写起,详细铺叙了魏忠贤势焰张天、陷害忠良百姓等恶迹;由魏氏倒台自缢,便

  • 庚子教会受难记

    二卷。英国人李理斐(生卒年不详)译,吴江任延旭笔述。庚子之乱,耶稣传教师及其家属在直隶,山西、山东、浙江、蒙古诸地遇害者,共一百八十六人,计英国九十八人,瑞典五十六人,美国三十二人,中以死于山西、蒙古

  • 补修徐沟县志

    六卷。清王勋祥修,秦宪纂。王勋祥,浙江金华县人,出身附贡生,领同知衔,曾先后两次任徐沟知县。此书为光绪五年(1881)复任邑知县时所撰。历时二年告成。《补修徐沟县志》光绪七年(1883)刻本。考徐沟自

  • 快雨堂题跋

    八卷。清王文治(1730-1802)撰。王文治,字禹卿,别号梦楼。江苏丹徒(今江苏镇江)人。乾隆三十五年殿试及第,官翰林侍读,后为云南临安府知府。王文治能诗、擅书。其书法源出董其昌,秀逸天成,名闻海内

  • 韬略世法

    十二种,十五卷。不著编辑者姓名。该书所收均属兵家类著作。盖明末时鉴于文辞日浮、武备日弛,边疆战事日益紧急,于是明政府决定士子加习武备,科举考试也相应增加此类内容。《韬略世法》即为适应当时形势而编辑。目

  • 尚书要义

    十七卷,《序说》一卷。宋魏了翁(详见《周易要义》)撰。了翁贬居靖州时,著《九经要义》,凡二百六十三卷,《尚书要义》乃其中之一。《尚书》文词古奥,唐人已称该书“佶屈聱牙”,此书伪孔传随文作注,不少古词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