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辽州志

辽州志

①八卷。清杨天锡修,侯维泰纂。杨天锡字荣九,辽宁辽阳人,荫生,康熙十二年(1673)任辽州知州。在任期,为政廉明,恤孤寡,新学宫,颇为士民敬戴。侯维泰,邑人,顺治五年(1648)贡生,官宁国府通判。考辽州志肇于明正德,重修于万历三十一年州人孙毓英。杨天锡掌辽州,设局修志,博采旁搜,广咨舆论,订讹存真,补遗修缺,历数月集成志。《辽州志》康熙十二年(1673)刻本。全书八卷,分为:卷一建置考:历代沿革、星野、城池、坊里、村镇;卷二方舆考:形胜、疆域、山川、岩洞、津梁、古迹、景胜,次舍考:州治、学宫、文庙、行台、邮传、防围;卷三风俗考:士习、民业,气候、乡仪、岁时、瑞事,食货考:户口、田赋、盐法、物产;卷四官师考:秩统、知州、同知、判官、吏臣、学谕、训导、巡检、驿丞、僧正、道正、训术、训科,名贤考:名宦、乡贤;卷五选举考:甲第、乡科、岁贡、恩拔、貤封、恩荫、例贡、杂职、武科、武职;卷六人物考:忠臣、孝子、懿行、闺懿、义烈、贞烈、贞节、义耆;卷七禋祀考:庙祠、坛壝、寺观;卷八艺文考:奏疏、表、书、赞、赋、诗、碑、记。此编乃继万历《辽州志》重修本,增补了万历三十一年至康熙十二年之事。其书于田赋、人物、风俗三大类记载较详,其余则较简明。②八卷,末一卷。清徐三俊修,刘沄纂。徐三俊字纯人,号逸庵,河北大兴县(今北京市大兴县)人,出身监贡,雍正九年(1731)任辽州知州。刘沄字江澜,出身进士。雍正十一年春,徐三俊设局修志,并延刘沄、马永寿等,参互考订,博采旁搜,历数月而告成。《辽州志》雍正十一年(1733)刻本。此编体例基本承袭康熙杨天锡旧志本,尚能补缺、删繁和对不雅驯的话语加以润色。然卷三将祠祀、户口、兵防、物产、风俗并为一卷,不伦不类,殊失分类意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三传比

    二卷。清李调元(详见《易古文》)撰。该书前有作者自序,认为说《春秋》者以《左传》为证,参考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;《春秋》因事以属词,缘词以命例,事同则词同,词同则命例宜无不同,但《春秋》经中却往往正

  • 同归集

    十六卷。清吴调元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调元字雨苍,石城(今江西省石城县)人,以举人官教谕。《同归集》是吴调元的一部杂纂之作,此书完成于顺治二年(1645),卷首胡世安作序,杂采前古至明末清初典故掌实,共

  • 书辑

    三卷。明陆深撰(生平详见《南巡日录》)。此书共有六篇。第一篇为“述通”,第二篇为“典通”,第三篇为“释通”,第四篇为“笔论”,第五篇为“体位”,第六篇为“古今训”。每篇皆有诸家之书列于篇首,再以“法帖

  • 吴子

    一卷。吴起(?-前381年)撰。吴起,卫国左氏(今山东曹县北)人,战国初期军事家、政治家。据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记载,他“好用兵,尝学于曾子,事鲁君”。后来齐攻鲁,因吴起妻为齐女而被鲁人疑忌,起乃杀

  • 王忠慤公遗墨

    一卷。王国维(1877-1927)撰。日本神田信畅辑录。1927年王氏投水死亡后,讣闻传至日本,日本京都浪华博文堂主人邀王国维生前友人神田信畅,编印了王氏遗墨二十种。此书首列王国维遗像遗书,次列《颐和

  • 丰麓集

    七卷。明吴兆璧(约1628年前后在世)撰。吴兆璧,字文焕,一字子谷,号丰麓。江西金溪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四十三年(1615)、天启元年(1621)两中副榜,卒不第。以廪贡生官连州学正。此集皆所著杂文。

  • 礼经宫室答问

    二卷。清洪颐煊(1765-?)撰。洪颐煊,字筠轩,浙江临海县(今地名同)人。颐煊苦志笃学,与兄坤煊、弟震煊常夜借佛灯围坐,谈经不辍。曾与其弟一起被阮元招往行省就学。颐煊尤精研经训,熟习天文,贯串子史。

  • 履勘滇边事记

    一卷。清周正朝撰。周正朝,字寅山,四川人。《履勘滇边事记》传钞本。首九龙江原分定十三枝那,次各猛地官职改定品级,次永昌、顺宁、普洱三高沿边道里,次神护关通孟硔道里,次蛮允三路至蛮募道里,次陇川至新街道

  • 七子诗选

    十四卷。清沈德潜(1673-1769)编选。(生平见《古诗源》条)沈德潜晚年选编其门下士吴地七人之诗成此书。其中有:王鸣盛《耕养斋集》二卷,吴泰来《古香堂集》二卷,王昶《履二斋集》二卷,黄文莲《听雨斋

  • 等音

    一卷。清马自援撰。详见“等音声位合汇”。是书有单行本,刊入《花薰阁诗述》,有清嘉庆二十二年(1817年)序刊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