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通德遗书所见录十八种

通德遗书所见录十八种

七十二卷。清孔广林(详见《孔氏说经五种》)辑。汉代经学,首推郑玄。玄学问渊博,博通群书。潜心经籍注释,兼采今古文,融会各家之说,为西汉传注家中最有权威者,世称“郑学”。所著《毛诗笺》、《周礼注》、《仪礼注》、《礼记注》皆列入《十三经注疏》。另注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论语》和纬书,又作《发墨守》、《针膏肓》、《起废疾》、《六艺论》、《驳五经异义》等书,均佚。撰著之多,在先秦学者中可谓无与伦比。不过,郑氏之书在唐代仍有流传,当时孔颖达的《五经正义》,杜佑的《通典》对郑氏征引较多。历经五代战乱,加之宋人之经学一反汉唐训诂义疏的传统,抛开传注,直接从经文中寻求义理,出现了所谓理学。理学的出现,使东汉以来的古文经学暂告衰歇。因此郑玄之书散佚较多。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,博学多识,“于散佚之余,搜罗放失”,“笃志遗经,研心古义”(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语),集郑玄佚文,著《周易郑康成注》一卷,刻入《玉海》之中。王氏另外辑录的郑玄《尚书注》、《驳异义》、《针膏肓》、《发墨守》、《释废疾》、《郑志》六种,未刻入《玉海》中。清吴派经学奠基人惠栋撰《九经古义》一书,收录汉儒经义,其中也辑录了郑玄释经之说。只要将惠氏《九经古义》与王应麟所辑之郑玄《尚书注》六种相对照,便知这六种不是出自王氏之手。这大概也是王氏不将郑玄六种书刻入《玉海》之中的缘故。清孔广林用数十年的功夫,从经典古籍中考求佚文,编辑郑玄著述,于嘉庆甲子年(1804年)辑《易注》、《书注》、《驳异》、《针膏肓》、《发墨守》、《释废疾》、《郑志》等书,定名为《北海经学七录》。自此,日积月累,先后又得郑玄之书18种,汇为一集,题名为《通德遗书所见录》。此书可谓“郑学”之集大成,它的刊刻开辑录郑学之先河。目录:第一册,汉郑玄撰、清孔广林辑《六艺论》一卷,汉郑玄撰、清孔广林辑《周易注》十二卷,汉郑玄撰、清孔广林辑《尚书注》十卷。第二册,汉郑玄撰、清孔广林辑《尚书中侯注》六卷,汉郑玄撰、清孔广林辑《尚书大传注》四卷,汉郑玄撰、清孔广林辑《毛诗谱》一卷,汉郑玄撰、清孔广林辑《三礼目录》一卷,汉郑玄撰,清孔广林辑《答临孝存周礼难》一卷,汉郑玄撰、清孔广林辑《鲁礼禘祫义》一卷,汉郑玄撰、清孔广林辑《丧服变除》一卷。第三册,汉郑玄撰、清孔广林辑《针左氏膏肓》一卷,汉郑玄撰、清孔广林辑《发公羊墨守》一卷,汉郑玄撰、清孔广林辑《释穀梁废疾》一卷,汉郑玄撰、清孔广林辑《论语注》十卷,汉郑玄撰、清孔广林辑《论语篇目弟子》一卷、汉郑玄撰、清孔广林辑《驳五经异义》十卷。第四册,魏郑小同撰、清孔广林辑《郑志》八卷,汉郑玄解、清孔广林辑《孝经注》一卷,清孔广林撰辑《叙录》一卷。第五册,清孔广林撰《周官臆测》六卷叙录一卷。第六至七册,清孔广林撰《仪礼臆测》十七卷叙录一卷。第八册,清孔广林撰《吉凶服名用篇》八卷叙录一卷。第九册,清孔广林撰《禘祫觽解篇》一卷。第十册,清孔广林撰《明堂亿叙指》一卷。第十一册,汉郑玄注、清孔广林辑附《仪礼士冠礼笺未竟稿》一卷。有清光绪十六年(1890年)山东书局刻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诗韵歌诀初步

    五卷。清倪璐辑,戈涛、刘乾用二人参与鉴定。倪璐字玉华,汉阜人。书前有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戈氏序和二十五年(1760年)刘氏序,次为凡例,包括“读诗韵法”、“识字法”、“分九音法”、“分清浊歌”等

  • 周易冥冥篇

    四卷。明苏浚(1541-1599)撰。浚字君禹,号紫溪,福建晋江人。万历五年(1577)进士,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。该书只解上下经、《系辞》、《说卦》,删《序卦》、《杂卦》。大旨主王弼虚无之说,一切归之

  • 春秋图说便考

    二卷。清吴凤来撰。详见《春秋集义》条。

  • 孝经六艺大道录

    一卷。曹元弼撰。曹元弼江苏吴县(今吴县)人。官至内阁中书。是书仅《述孝》一篇,推原孝出于天性,亲者天性,严亦天性。人之性既亲严其父母,顺而推之,可以无所不亲,无所不严。无所不亲之谓爱,无所不严之谓敬。

  • 天竺山志

    十二卷。清管庭芬撰。管庭芬,字芷湘,浙江海宁人。天竺山在杭州府钱塘县西十二里。管庭芬爱天竺山,因撰此志。然未刊行而管氏逝。仁和曹籀乃继为之,删繁复,订讹误,厘为十二卷,而成此书。《天竺山志》光绪元年(

  • 荣经县志

    二十卷首一卷,清贺泽、王琢修,张赵才纂。王琢,汉源人,曾知荣经县事。张赵才,邑人。荣经县志,明末创于邑令无锡张维斗,盖取宋子恭所辑者润色订正之,而于舆图、食货、风俗、官署、桥梁、官迹、选举、艺文诸目,

  • 史疑

    四卷。明宋存标撰。宋存标,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县西)人,字子健。崇祯间贡生,候补翰林院孔目。著有《史疑》《国策本论》。其书取《三传》、《国策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及诸杂史,且摘取其事迹而论列之。例如将项

  • 尚书晚订

    十二卷。史维堡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维堡字心传。金坛(今属江苏省)人。明代学者。万历四十四年(1616)进士,官至工部郎中。《尚书晚订》本名《尚书集览》,因维堡于晚年重加订正,故改“集览”为“晚订”。其书

  • 老子说略

    清张尔岐(详见《仪礼郑注句读》)撰。古来学者对《老子》评品褒贬各随己意,或尊之以为“真经”,或黜之以为邪说。为其作注者,或穿凿附会,或别生枝节,皆失老子明道德之本意。使《老子》一书,如同清水渍蔗而甜,

  • 孟子外书补证

    一卷。清林春溥(1775-1861)撰。春溥字立源,福建闽县(今闽侯)人,清史学家。有《春秋经传比事》、《战国纪年》、《竹书纪年补证》等。春溥先得姚士粦所传胡震亨本,既又得孟经国《闲道集》本。《闲道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