遁言
十卷。明孙宜(生卒年不详)撰。孙宜,字仲可,华容(今湖南省华容县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原目十七卷,每类为一卷,共十七卷,而《四库》馆臣所用浙江巡抚采进本止于十卷,盖非完本。内容多为肤浅之论,如以雷霆为蛟龙之类。以朱子纲目立纲分注为赘、以王伾、王叔文为受诬等,尤为偏驳。今传本少见。
十卷。明孙宜(生卒年不详)撰。孙宜,字仲可,华容(今湖南省华容县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原目十七卷,每类为一卷,共十七卷,而《四库》馆臣所用浙江巡抚采进本止于十卷,盖非完本。内容多为肤浅之论,如以雷霆为蛟龙之类。以朱子纲目立纲分注为赘、以王伾、王叔文为受诬等,尤为偏驳。今传本少见。
一卷。辑佚书,唐阴弘道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阴弘道,新旧《唐书》皆无传。《唐书·艺文志》载阴弘道《周易新论传疏》十卷,注云弘或作洪。《崇文总目》云:洪道世其父颢之业,杂采子夏、孟喜
十卷,续八卷。清黄廷鉴纂。黄廷鉴,字琴六,号拙经叟。工诗,精考据。著有《第六弦溪诗文文集》,另校书有百数十种。琴川今江苏常塾县。此县旧有三志,宋鲍廉志,元卢镇续志,明张洪新志。黄氏补三志之阙,故称“补
四卷。清沈宝锟撰。宝锟字渊吾,江左(今江苏一带)人,道光时举人。该书(按《春秋》十二公顺序,第一卷为隐公至庄公,第二卷为庄公至文公,第三卷为宣公至襄公,第四卷为昭公至哀公。作者认为孔子作《春秋》,游、
三十六卷。清宝廷(1840-1890)撰。宝廷字竹坡,清宗室,满洲人。同治进士,光绪间官至礼部侍郎,与黄体芳,张之洞等主张请议。凡有大事必具疏论其是非。典试福建,归途经浙江,纳榜人女为妾,还朝自劾罢。
十六种,一百四十八卷。清杜文澜(1815-1881)编。杜文澜字少访,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官至江苏道员,两淮监运使。著有《平定粤寇纪略》、《古谣谚》等书,均收入此丛书。《平定粤寇纪略》记自道光三十年
八卷。清李焕章(1614-1688?)撰。李焕章字象先,号织斋。乐安(今山东博兴)人。明诸生。入清后,弃科举功名而游名山大川,足迹遍布南北。好读佛书,喜作古文。与侯方域、王猷定、陈弘绪并称“四家”,周
五卷。清李诚撰。李诚,字静轩,黄崖人。嘉庆十八年(1813)拔贡生。官云南姚州州判。终颇宁县知县。与滇人王崧同修道光《云南通志》。尝撰《万山纲目》、《水道提纲补订》诸书,皆地舆一家之学也。此书则李诚在
十八卷,首一卷,清赵宗耀等修,刘树德等纂。赵宗耀,广东人,举人出身,同治二年(1863)任彭泽县知县。刘树德,岁贡出身。彭泽县志,创自明成化二十一年(1485),弘治万历间,相继两修,及清修于康熙二十
一卷。周田俅(约前360-300)撰。田俅或作田鸠,齐人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墨家类有《田俅子》三篇,注:先《韩子》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:“梁有《田俅子》一卷,亡。”新、旧《唐书》不著录,说明该书已佚。清人
十二卷。明郑良弼撰。良弼字子宗,号肖岩,淳安(今浙江淳安)人。万历举人。该书意在补胡安国《春秋传》的缺漏,对胡安国没有涉及到的《春秋》经义,进一步加以推阐,故得失亦与胡安国《春秋传》相等。今清华大学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