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遵义府志

遵义府志

四十八卷,清平翰创修,黄乐之主修,郑珍、莫友芝纂。平翰,字樾峰,浙江山阴县人,道光年间任遵义知府。黄乐之,顺德人,举人。郑珍(1806-1864),字子伊,晚号紫翁,贵州遵义人,道光五年(1825)恩贡,十七年(1837)举人,官古州厅和荔波县学训导。清代著名学者与诗人,崇尚考据,精于经学,善诗,为晚清宋诗派代表人物。著有:《古今文献》、《仪礼私笺》、《说文新附考》、《经说》、《说文逸志》、《荔波县志稿》等。莫友芝(1810-1871),字子偲,号郘亭,贵州独山人。道光十一年(1831)中举,善长于汉、宋两学及名物训诂、目录版本之学,著有:《郘亭经学》、《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》、《古刻钞》、《宋元旧本书经眼录》、《郘亭知见传本书目》、《黔诗纪略》等。遵义自汉设群牁郡后,郡人尹道真,开创西南文学之先河,唐设郎州,宋设播州,逮及元明,虽迭有兴革,号为大郡,都志最古者,为顾炎武方舆纪要夷牢水注下所引,今不得复睹。清康熙中邑宰陈瑄奉敕修志,三月纂成。其书简略不足观。道光中平翰来守斯郡,始议重加纂辑,聘郡人郑珍和独山莫友芝主纂。历时三年,遂成此志。《遵义府志》道光二十一年(1841)刻本。全书四十八卷,三十三目,分为:卷一图说、星野,卷二建置,卷三疆域附形胜,卷四山川,卷五水道考,卷六城池附街坊村场,卷七公署,卷八坛庙附寺观,卷九关梁,卷十古迹附蒙墓,卷十一金石,卷十二户口,卷十三至卷十四赋税附关榷、杂税、经费、积贮,卷十五蠲恤附养济院、养育堂、漏泽园,卷十六农桑,卷十七物产,卷十八木政,卷十九坑治,卷二十风俗,卷二十一祥异,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学校,卷二十五典礼,卷二十六兵防附驿递、马政,卷二十七至卷二十八职官,卷二十九至卷三十宦绩,卷三十一士官,卷三十二选举,卷三十三至卷三十八人物:列传、列女传、寓贤、方伎,卷三十九至卷四十一纪事:周秦至五代、宋至明、国朝,卷四十二至卷四十六艺文:诏敕、奏疏、露布、记、序、碑记、文、檄、教、论、难、考、辨、书后、墓志铭、赋、颂、铭、诗,卷四十七杂记,卷四十八旧志叙录。此志中征引前籍四百余种,并导源究委,实事求是;体裁并有,自不专价一家;随事发凡,亦不承袭故习。从此志内容看,精博为各方志之冠,为贵州方志中的上乘佳品。有光绪十八年(1892)补刻本及民国二十六年(1937)刘千俊补刻本流行于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皇王史订

    四卷。清李学孔撰。学孔字瞻黄,陕西渭州人。顺治中,尝官大宁卫断事。学孔因刘恕《通鉴外纪》义类未确,端绪难明,及订正其文,撰成此编,上起盘古氏,下迄周幽王。东迁之后,因《春秋》已作,故不复录。材料大抵摭

  • 于忠肃集

    十三卷。明于谦(1398-1457)撰。于谦,字廷益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。永乐十九年(1421)进士。任监察御史,河南、山西巡抚,普平反冤狱,赈济灾荒。正统十四年(1449)土木之变后,从兵部侍郎升

  •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保越平闽实录

    一卷。作者不详。宁海将军固山贝子,即富喇塔。康熙十三年(1674),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响应吴三桂叛乱,康熙帝命富喇塔等率兵讨之。本书所记即富喇塔在温州与耿军作战及暂回处州之事,起于康熙十五年(1676年

  • 檀雪斋集

    四十卷。明胡敬辰(约1636年前后在世)撰。胡敬辰,字直卿,浙江余姚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天启二年(1622)进士。官至江西驿传道,终光禄寺录事。是集凡四十卷。以其所著诗赋杂文及官县令时谳牍共为一编。其文艰

  • 宋金元诗咏

    二十卷。《补遗》二卷。清吴绮(1619-1694)编。吴绮字园次,号听翁,时称红豆词人,江都(今属江苏)人。顺治十一年(1654)拔贡,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,升兵部主事、武选司员外郎。康熙五年(1666

  • 石首县志

    ①七卷,清张坦修,成师吕纂。张坦,字平侯,号岘山,云南石屏州人,雍正四年(1726)进士,官石首知县。石首县始于晋,因境内多山石,名石首山,故名县。元明以前旧志无考。县志创修于清顺治十三年(1656)

  • 诗经讲义

    十二卷。补遗三卷。朝鲜丁若镛(1762-1836)撰。丁若镛字美庸,号茶山,又号与犹堂,朝鲜李朝文学家、哲学家、实学派的集大成者。著作编为《与犹堂全书》传世。《诗经讲义》为《与犹堂全书》第一卷至第四卷

  • 青要集

    十二卷。清吕谦恒(1653-1728)撰。谦恒,字天益,又字涧樵。新安(今河南新安)人。康熙四十八年(1709)进士,官至光禄寺卿。谦恒曾读书于青要山数十年,因以山名集。其诗作极力摹仿宋诗,疏爽有余,

  • 正蓝旗汉军甘氏家谱

    一卷。清甘氏族人撰。此为康熙朝云贵总督甘文焜家谱。前有文焜子国基及其从子国堂序,次谱法凡例四十五则,次甘氏宗谱总图,次甘氏世次宗派表。综观全谱,断制谨严,体裁缜密。现存旧抄本。

  • 东塾丛书

    七种,三十九卷。清陈澧撰。该丛书分两函,初函五种,《汉儒通义》七卷,讲汉儒解经特点;《声律通考》十卷,考古今声律;《切韵考》六卷外篇三卷,校《广韵》以考陆法言原书;《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》七卷,并附《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