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重修平遥县志

重修平遥县志

①二卷。清陈时恂纂修。陈时恂,江苏兴化县人。出身进士,康熙十一年(1672)任平遥知县。按平遥自昔无传,其书创修于明嘉靖间,继修于明万历初,又修于万历末,而后则阙失。此编修于康熙十二年(1673),全书二卷,十二类,分为:一类地里志:图考、沿革、星野、疆域、山川、形胜、风俗、古景;二类赋役志:户口、地亩、赋税、农桑、土贡、徭役、杂差、屯田、商税、盐课、酒课、土产;三类官师志:职制、历官;四类学校志:庙庑、学田、书院;五类建置志:城池、堡寨、公署、堤堰、桥梁、乡图、坊牌、镇集、城市;六类选举志:甲科、乡科、岁贡、生员、赠封、例贡;七类祀典志:坛壝、庙制;八类人物志:乡宦、孝行、贞烈、义行、隐逸;九类:武备志:兵役、军器、军装、屯田;十类古迹志:楼台、城阁、庙宇、寺观、坟墓;十一类灾异志:地震、水旱、虫灾、兵劫;十二类艺文志:碑、记、诗咏。此志乃继明万历志而作,虽博稽遐采以损益旧志,纲举目张,逐条附以独断,然书中舛错脱漏甚多,细枝节目,又未能详明,难供览阅。②八卷。清王绶修,康乃心纂。王绶字诫亭,兰州人,出身进士,康熙三十九年(1700)任平遥知县。康乃心字太乙,一字孟谋,别号飞浮山人,郃阳县人;康熙三十八年(1699)经元,未仕。此编为王绶掌平遥时,乃心游晋,取道平遥,王绶遂留其修县志,志成于康熙四十五年(1706)。此志分目过繁,每目记载事实较少,然艺文志类几乎占全书一半,唯其中所收金石文字大抵在遭明末兵燹之后,文献毁灭无遗下,四处搜罗,存什一于千百,极为珍贵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传家迂言

    一卷。明贺应保(生卒年不详)撰。应保字宏任,号正予,永新(今江西永新)人。著有《传家迂言》、《迂议》、《迂亿》等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共十四篇,均为贺应保之家训。书中多参引古事以示劝戒,但其中杂有许多因

  • 世要论

    一卷。三国魏桓范(?-249)撰,清马国翰辑。桓范,字元则,沛国人。正始年间官拜大司农,后被司马懿杀死。《隋志》法家有《政要论》十二卷,《旧唐志》作《代要论》十卷。在一些著作中引用《世要论》文字时,又

  • 奇字韵

    五卷。明杨慎(1488-1559)撰。杨慎字用修,号升庵,四川新都人。正德六年(1511)试进士第一,授翰林院修撰。世宗时充经筵讲官,后因力谏而谪戍云南永昌。谪居多暇,博览群书,好学穷理,记诵之广,著

  • 礼经笺

    十七卷。清王闿运(详见《周易说》)撰。是书《丧服》第十一行王氏笺下,有“代丰学”三字,因此,“笺曰”外往往有“学曰”,大概是其子说。此书前后没有序和跋。本书有时能够恰当地辨驳郑说。认为《士昏》席于北方

  • 菇中随笔

    三卷。明末清初顾炎武(见《日知录》)撰。炎武一生好学,遇有学术治道,皆“细书札记,述往俟来”。《菇中随笔》系其读书心得,随时提笔记载而成,何焯题序称“其用意岂止博闻强记,蕲胜于不说学者哉”。文中多琐碎

  • 清诗别裁集

    三十六卷,另一本三十二卷。原名《国朝诗别裁集》。清沈德潜(详见《古诗源》条)选编。沈德潜自谓此书选诗本着和性情,厚人伦,匡政治,感神明的标准,唯祈合乎温柔敦厚之旨,所选诗作,俱近唐贤,不录徒辨浮华或直

  • 摄生消息论

    一卷。元邱处机(1148-1227)撰。邱处机,又作丘处机,字通密,号长春子,登州栖霞(今属山东省栖霞县)人。据《元史·释老传》、《甘水仙源录》等书所述,邱处机十九岁就于宁海昆仑山(在今山东文登县西北

  • 负暄野录

    二卷。南宋陈槱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槱,陈几之孙,长乐(今福建福州)人。绍熙元年(1190)进士。其余仕履事迹不详。此书卷末有至正七年(1347)王东(一作王柬)跋,谓作者发明古今碑刻及翰墨诸法,附以文

  • 赵饴山全集

    五种,三十七卷。清赵执信(1662-1744)撰。赵执信字伸符,号秋谷,又号饴山,山东益都人。康熙年间进士,曾任山西乡试正考官、右赞善。因于“国丧”期间观演《长生殿》被革职。其全集五种为《饴山诗集》二

  • 永济县志

    二十四卷。清李荣和、刘钟麟修,张元懋纂。李荣和字木庵,河北安国县人。拔贡出身,光绪四年(1878)由岚县调任永济县知县。设县以来,百有余年,未经修志。光绪十二年,荣和取康熙三年之州志,与乾隆十九年府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