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钱塘县志

钱塘县志

①十纪,明聂心汤纂。聂心汤,新淦人(今江西新干县),万历时钱塘中令,事至即决,庭无留犊。在任时南湖洪水泛滥,于是建化湾塘、筑闸、疏浚南湖、建捍江塘,民思其德,受百姓尊敬。《钱塘县志》万历三十七年(1609)刻本。为十纪,分:疆、胜、制、官、士、献、事、文、外纪。武林丁氏得其抄本,自著凡例、遂渐刻而成书,广为流传。《钱塘县志》光绪丁氏重刊本,体裁最为近古,词亦雅洁,足可称为名作。有清光绪间《武林掌故丛编》(第十六集)本。②三十六卷。清魏纂修。魏按钱塘县,秦置钱唐县。唐代以“唐”为国号,始在“唐”字上加“土”为“塘”。宋时与仁和县同为两浙路及临安府。元、明、清与会和县同为浙江省省会和杭州路、杭州府。康熙末年,魏莅任,见旧志自万历三十七年聂心汤修后,至此时已一百多年未修了。这期间,中经鼎革,时代变迁,风俗变迁,户口、赋税之消长,急需重新修志。乃博采籍传,以旧志为蓝本,载者因之,未载者补之,历数月而成。《钱塘县志》康熙五十七年(1718)刻本。全书三十六卷,分为:卷一为图考、星野、疆域、沿革、形势。卷二为山川上下。卷三为城濠、里市、河梁。卷四为水利、学校。卷五为公署。卷六为户口、田赋、徭役。卷七为风俗。卷八为物产。卷九为官师。卷十为选举。卷十一为恤政。十二为灾祥。十三为坛壝、祠祀。十四为寺观。十五为丘墓。十六为名宦。十七为世家、戚畹。十八九为大臣。二十为忠节、政事。二十一为理学、儒林。二十二为文苑。二十三为孝友。二十四为义行。二十五为隐逸、流寓。二十六为方伎。二十七至二十九为列女。三十为仙释。三十一为金石。三十二为经籍。三十三为古迹上下、古宫室。三十四五为艺文。三十六为外纪。钱塘曾为秦、隋、唐等各朝代的都会。此志接万历聂志后,为清代钱塘县第一部志。有清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竽汇氏

    二十四卷。明付作兴(生卒年不详)撰。付作兴字廷用。建昌(今属四川)人。此书汇辑古来姓氏,并兼载古来人物。分君姓、臣姓、诸侯、大夫、公族、补遗、复姓。各标目上阑,而下附偶语一二联。自序云:文本于氏,正文

  • 普门医品附医品补遗

    四十八卷。明王化贞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化贞字元起,号肖乾,诸城(今属山东)人。万历年进士,历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,辽东巡抚。王氏素好医学,曾著《产鉴书》、《痘疹》等书。此书成于崇祯元年(1628),为王

  • 论语集解校补

    一卷。清蒋曰豫(1830-1875)撰。曰豫字侑石,江苏阳湖(今常州)人。清经学家、书法家。工诗文,书兼篆隶,长于训诂。著有《秋雁》、《诗经异文》等。是书以何晏《集解》为主。仿《释文》的体例进行校补。

  • 岭南群雅集

    六卷 清刘彬华(生卒年不详)编。刘彬华,字藻林,番禺(今广州市)人。嘉庆间进士,授编修。后以母老不复出,主讲端溪、越华两书院。勤于课士。此集为地方诗选集。初集三卷、二集三卷。另附补遗一卷。刘氏以为清代

  • 四望亭全传

    见《绿牡丹》。

  • 热河志

    一百二十卷。清和珅、梁国治纂修。和珅(1714-1799),字致斋,姓钮祜禄氏,满洲正红旗人。生员出身。乾隆三十四年(1769)袭轻车都尉世职,授三等侍卫,受高宗赏识。四十一年(1776)授户部侍郎,

  • 三命通会

    十二卷。原本不著撰人姓名,只卷首题“育吾山人著”,《明史·艺文志》有万民育《三命会通》十二卷,与此本卷数相合,惟以“通会”作“会通”。今考《星学大成》专论五行者为万民英所撰,此书专论徐子平命学,也应出

  • 读史记十表

    十卷。清汪越撰,徐克范校。汪越,字师退,又字季超。南陵(今安徽繁昌县)人。康熙举人,史学家,著《读史记十表》、《二楼小习》、《绿影草堂集》。徐克范,字尧民。南阳人。十表是同友人商榷完成的。《四库提要》

  • 萼辉堂苏帖

    四卷。清吴一蜚(生卒年不详)辑。吴一蜚,字汉章,福建长泰人。好学能文,善满汉书,颇为时人推重,康熙二十一年中进士。该帖成于康熙甲申(1704),共四卷却未分次序,收苏书十余种,其中绝大多数属伪迹,如《

  • 尚书客难

    四卷。清龚元玠撰。龚元玠字鸣玉,号畏斋,南昌(今属江西省)人,生卒年不详,官铜仁知县。著有《十三经客难》等书。此书为《十三经客难》之一,正文分三卷,又有卷首一卷,合计四卷。此书主旨在于辨析《古文尚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