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青阳县志

青阳县志

①六卷。明蔡立身纂修。蔡立身,字师曾,浙江平阳人,举人,明万历二十年(1592)来任青阳县知县。青阳为池州属邑,明洪武初,主簿陈子通作志未成,弘治间邑令杨文重修之,始克成编,然亦未锓版,正德间,曹纶更加纂辑而刊行,此邑方始有志。其后万历初,邑令苏万民复为修辑。蔡立身创议重修,取旧志芟繁补缺,于万历二十二年完成。此志凡六卷。卷一为原邑篇;卷二为原宇篇;卷三为原财篇;卷四为原材篇;卷五为原治篇;卷六为原艺篇。又于各篇之下,别分子目。此志皆以“原”名篇。纂者就其内容,力求简洁,往往骈列名目,有似类书。于民兵、军屯属于《原财篇》,以气候、时序列于《原治篇》,皆牵强不伦,无当于志体,其体例亦多庞杂。有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)刻本。②十二卷,图一卷。清华椿等修,周赟纂。华椿,青阳知县。周赟,青阳县儒学训导。青阳志清代有顺治十四年(1657)《杨梦鲤志》、乾隆四十七年(1782)《段中律志》,至同治九年(1870),以重修通志,辑各县志稿,虽经续编六本,未及合修,不无缺略。清光绪中叶,知县华椿倡其始,廖光珩集其成,周赟纂其文,不数月而全志告成,于光绪十七年(1891)刊行。图一卷;卷一为封域志、营建志;卷二为赋役志、学校志、风土志、职官志;卷三为选举志;卷四至六为人物志;卷七至九为列女志;卷十至十二为艺文志。此志除《人物志》及《列女志》外,其他皆极简略,且全书不标出处,无纤微考证。有清光绪十七年(1891)活字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直庐集

    不分卷。清乔莱(1642-1694)撰。乔莱,字子静,号石林,江苏宝应(今江苏扬州)人,康熙六年(1667)进士。授内阁中书,翰林院编修,举应“博学鸿词”一等。好学深思,博览群书,对史学功力尤深。参与

  • 四书经史摘证

    七卷。清宋继种撰。是书摘四书中各句,杂引经史,以为之证。虽于训诂义理,均无所当,但使读四书者,比类参观,获取法之益。书中多记故事,引读书之趣。唯后附制艺,猥俗可厌。书为坊间通行本。该书有道光二十四年(

  • 秋思草堂遗集老父云游始末

    一卷。清陆莘行(生卒年不详)撰。莘行字缵任,浙江钱塘人,陆圻女。该书记其父陆圻与查继佐、范骧等,涉嫌庄廷钱文字狱案,得脱罪获免,遂变更姓名,四方云游,不知所终。现存《痛史庄氏史案》附刊本、古学汇刊本、

  • 安福县志

    三十四卷,首三卷,清姜大定修,尹袭澍纂。姜大定,字可堂,安徽怀宁人,同治五年(1866)任安福县知县。尹袭澍,字雯轩,益阳人,举人,曾任安福县教谕。姜大定任县令后,取阅旧志,悉阙修已垂五十年,欲以续辑

  • 印人传

    三卷。明末清初周亮工(1612-1672)撰。亮工字元亮,号栎园,河南祥符(今开封市)人。明崇祯进士,授监察御史。入清后任户部右侍郎等职。著有《赖古堂集》、笔记《因树屋书影》等。亮工喜集印章,且工于鉴

  • 读中庸偶记

    一卷。清邱壑(详见《读大学偶记》)撰。是书随意涉笔,但语多见解。唯说“中庸”二字,谓《中庸》也是言礼之书,中是体,和是用。孔子曰:“礼之用,和为贵,用其中之谓中庸。”庸即用,致中和,则用中之谓,无时不

  • 说文闻载

    三卷。清谢彦华(生卒年不详)撰。彦华字石仙,南康(今属江西)人。其自序谓:“好读许书,参观段严诸家之说,会心不远,其乐无极;疑者莫释,质证情殷。今者精力老耋,学殖荒落,积年一得,敝帚自珍,证以前闻新说

  • 读诗一隅

    四卷 清管干珍(生卒年不详)撰。干珍字松干,后改名干贞,江苏阳湖(今江苏武进县)人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)进士,官至漕运总督,被议免官。是编凡四卷,分总说一条、国风七十条、小雅三十八条、大雅十九条、

  • 藏书

    六十八卷。明李贽撰。李贽事迹详见《九正易因》。是书记述战国至元史事,纪传体裁,纪传之中,又各立名目。前有自序曰:“前三代吾均勿论矣、后三代汉、唐、宋是也。中间千百余年,而独无是非者,岂其人无是非哉!咸

  • 小学搜逸

    不分卷。近代龙璋(1854-1918)撰。龙璋字研仙,号甓勤,晚号潜叟,攸县(今属湖南)人。是编为辑录已经亡佚的文字、音韵、训诂著作的汇编。辑录小学佚书的工作始于清代学者任大椿和孙星衍。任大椿有《字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