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héng

【源】 ①咸鸟生乘厘,伏羲孙也,见《山海经》。乘睢,古贤人也,见《世本》。此为乘姓之始(60)。②古有乘氏国(故城在今山东巨鹿西南),后因以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【望】 平阳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四川安县(322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湖南湘潭(372)、台湾台北(64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乘昌,汉时封煮枣侯(1,6,17)。乘泽,宋时益州推官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江西之永修,山西之长治、晋城、运城,辽宁之清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山海经》注云: “咸鸟生乘厘,伏羲孙也”; 又引 《世本》 曰: “乘睢,古贤人。” 乘厘、乘睢,“此乘姓之始”。当系出风姓。②郑樵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楚大夫子乘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” 子乘,楚公族大夫屈荡之子。系出芈姓,或谓出自屈氏。

一音shèng。

春秋时有乘盆(见《辞海》; 疑即 “承盆”); 汉代有乘昌,煮枣侯; 又有乘弘,博士; 晋代有乘越;宋代有乘泽,益州推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óu【源】 ①春秋时西戎人由余,其先晋人,为秦国之相,其后以名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7,11,12,60)。②春秋时楚大夫王孙由于,有忠勇之节,楚人亦谓其族为由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1,12,

  • 读音:Xī【源】 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liù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古有飂国(故城在今河南固始东南蓼城岗),国君飂叔安之后,以国为氏(7,11,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飀(17)。【望】 巨鹿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

  • 读音:Gōu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正字通》 云: “姓,宋鉤光祖。” 一作 “鈎”。《中国人名大辞典·索引》 作 “钩”,而所附之 《姓氏考略》作“鉤 [钩]”。其注云:

  • 东莱

    读音:dōng lái见《姓苑》。周东莱子之后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读音:shā陕西高陵有此姓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“音‘沙’。陕西高陵有此姓。”

  • 读音:shǒu【源】 ①天竺(古时印度)之贫四姓有首氏,见《梦溪笔谈》(60)。 ②当出自首阳(故城在今甘肃陇西西南)、首止(故城在今河南睢县东南首乡),以地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,2

  • 子齊

    读音:Zǐqí【源】 系自姬姓,春秋时卫公族有子齐氏,见《潜夫论》(6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姬姓,卫公族也。” ( 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 《万

  • 伊佳

    读音:Yíjiā【综】 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洪艾之妻为伊佳氏(260)。

  • 博碩

    读音:Bóshuò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鄂尔多斯、喀喇沁、科尔沁、土墨特(亦作土默特)等地(23,63,260)。【变】清正黄旗满洲主事索伦之妻为博什氏(260),〔博什〕似即博硕之异译。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