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旗
【源】 春秋时齐悼公之子公旗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4,7,9,17)。【人】 公旗蕃,战国时田齐威王时左执法(1,4,17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风俗通》云: “齐悼公子公旗之后。”系出姜姓。
战国时齐有公旗·蕃,威王时左执法。
【源】 春秋时齐悼公之子公旗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4,7,9,17)。【人】 公旗蕃,战国时田齐威王时左执法(1,4,17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风俗通》云: “齐悼公子公旗之后。”系出姜姓。
战国时齐有公旗·蕃,威王时左执法。
读音:Qiào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左权、江西之余干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有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miǎn【源】 黄帝臣冕侯之后(17,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有分布,《姓氏考略》亦载,其据《姓考》 注云: “黄帝臣冕侯之
读音:Mánízé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读音:Bǐ【源】 ①商汤时左相仲虺之后(17)。②商时有妚国,后因以为氏(17)。妚同娝,故有娝氏。亦见《直音》(15,21)、《纂文》(6,11)。【望】 河东(17)。【变】 亦作〔妚〕、
读音:Chén′āi【综】 帝舜之后有陈 哀氏,后省字为哀氏 ,又改为衷氏(22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源于妫姓。‘舜之后,省为哀,又改为衷。’(《希姓录》)”
读音:Bālǐkè【综】 清镶红旗蒙古马甲雅额之妻为巴里克氏(260)。又,镶白旗蒙古领催浩尚之妻为巴立克氏,镶白旗蒙古亲军阿珠史之妻为巴礼格氏,正黄旗满洲马甲桃保之妻为巴力克氏(260),〔巴立克〕
读音:Guō【源】 系自任姓。过,夏时诸侯浇之国也,亦曰有过氏。夏少康灭之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,60)。过,故城在今山东掖县北之过乡。【望】 高平(17,21,60,418
读音:Shímòlè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清大同镇总兵富成,姓什莫勒氏,满洲镶蓝旗人,嘉庆三年任成都将军(72,254)。又,清镶白旗满洲马甲七十六之妻为什莫尔氏(260),〔什莫尔〕似即什莫勒之异译。
读音:Shā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【变】 一作萨(30)。《中国姓氏辞典》收载,其注称: “极罕见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Kùyǎlā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二派,出兴堪村、洪鄂村、绥分、乌喇、乌苏里、浑春、黑龙江、虎尔哈、沈阳、滹野河、吉林乌喇、福尔建哈达等地(23,63,180,260)。②清世祖章皇帝命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