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
【源】 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北魏时蠕蠕族有此姓(242)。【变】 一作咄(242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吐觗干,一作咄觗千,北魏太宗永兴三年,蠕蠕吐觗干等百余人内属,见《魏书》(242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新疆之塔城、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《正字通》亦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晋代有吐护真; 南朝宋有吐伐斤; 隋代有吐万绪,为将军。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音tù,不从。
【源】 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北魏时蠕蠕族有此姓(242)。【变】 一作咄(242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吐觗干,一作咄觗千,北魏太宗永兴三年,蠕蠕吐觗干等百余人内属,见《魏书》(242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新疆之塔城、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《正字通》亦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晋代有吐护真; 南朝宋有吐伐斤; 隋代有吐万绪,为将军。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音tù,不从。
读音:Chǔ’ěrjí’ěr【综】清正红旗满洲闲散呼栗保之妻为楚尔吉尔氏(260)。
读音:Bójiā锡伯族姓氏。后或改为单姓“白”。盖取其首音,谐以汉姓“白” 而得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
读音:Wèng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江苏之高邮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有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(按:蕹,蔬菜名,俗称“空心菜”,疑即以菜名为氏。)
读音:Tángjiūsh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希姓录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iàn【源】①殷汤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江南汤悦,本姓名为殷崇义,后改姓殿(60,62)。殷崇义为五代南唐司空知左右内史事,后国亡入宋,避讳易姓名为汤悦(62)。又,宋徽宗崇宁间有商
读音:jiàn甘服公之后有鉴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Yèshuì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雅苏(24)。【人】 拽税守节,夏武节大夫(31)。
读音:Chèhēisī【综】 清镶蓝旗蒙古马甲二哥之妻为撤黑斯氏(260)。
读音:Dǒng/Doong,Du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中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Ráo【源】 ①古帝鬼騩氏之后有饶氏,见《潜夫论》(17)。②唐尧之后有尧氏,加食旁为饶氏(62)。③战国时齐大夫有食采于饶(故城在今河北饶阳东北)者,赵孝成四年拔其邑,以封其弟长安君,齐之故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