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唐古

唐古

读音:Tánggǔ

【源】 ①唐古,辽时部落,原属藏族一支,契丹将其一部分徙居东北(426)。以部为氏。至金改为唐括,至元改称唐兀,明时复为唐括,至清又复称唐古氏(180)。②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唐古氏(即唐兀氏)(24)。③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哈达、长白山、乌喇哈达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唐氏(180)。②元时唐古氏别称〔锡林〕(24)。③清满洲八旗姓唐古氏亦作〔汤务〕(180,260)。【人】 唐古瓦尔达,清满洲正白旗人,由护军校从征江西有功,后攻长沙府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

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。其源不一: 金代为女真族之黑姓,本辽之部落名,后以部为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金·以部为姓》载: “本辽唐古部,景祖昭肃皇后唐古氏,刷水鄂约人,生世祖。又,唐古实库古从太祖平拉必玛察,领穆昆。孙达兰,尚康宗女; 曾孙德温尚睿宗女; 玄孙鼎,世袭西北路摩哩山,明安徙隶泰州。” 入元以后,唐古氏有二: 其一,当为蒙古族(疑为金之女真唐古氏之后),以部为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元·以部为氏》 有载: “(元)武宗文献昭圣皇后唐古氏; 《列传》 多罗台唐古氏; 《孝义传》郭全继母唐古氏。”其二,为元代 “色目人” 姓,为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》 收载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唐兀”。至清代,或融为满族,世居哈达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有载。

元代有唐古直、唐古迪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Sù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,17)、《广韵》(11)、《玉篇》(86)。【望】 酒泉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武胜有此姓(32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收载;

  • 读音:Rě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【布】 台湾彰化有此姓(64,68,26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姓谱》注云: “以草为姓氏。荏,草名,即白苏。”

  • 燧人

    读音:Suìrén/Suijen【源】 燧人为古帝名,以名为氏,见《通志·氏族略序》(63)。

  • 昭武

    读音:zhāo wǔ【源】 唐时西域康国,后改名为康居国。本姓温月氏,始居祁连山北昭武城(故城在今甘肃张掖西北),因被匈奴所破,西迁,遂有其国,支庶各分封为王,皆氏昭武,示不望本也(7,21,60)。

  • 無知

    读音:Wúzhī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公孙无知之后(8,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毋知〕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齐公子无知之后。”此当系出

  • 鄂漢

    读音:hàn【综】 清镶蓝旗蒙古马甲苏泰之妻为鄂汉氏(260)。又,镶白旗满洲幼丁苏鲁纳之妻为鄂海氏(260),〔鄂海〕似即鄂汉之异译。

  • 穹波

    读音:Qióngbō古代羌族姓氏。隋唐时西域有唐旄国,其贵族领主有穹波·邦色,当以领地为姓,本为羌族,后归降吐蕃赞普,因功而为吐蕃大臣。见《中国通史》。

  • 潘則

    读音:Pānzé【源】彝族姓。属潘景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sháo【源】 ①鲁地名(或指春秋时勺梁,故城在河北望都东),因以邑为氏,见《姓谱》(21,60)。②系长勺氏,尾勺氏所改(60,62)。③宋绍兴年中,勾氏为避高宗赵构名,改姓勺(24)。④蒙古

  • 皇甫

    读音:Huáng fǔ皇甫姓为以官名为姓氏。西周太师(高级武官)皇甫后代以“皇甫”为姓。皇甫姓早期居住在河南东部。望族居于安定郡(今宁夏固原)。皇甫姓历史人物有东汉皇甫嵩,因攻破黄巾军有功,领冀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