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穆
【源】 春秋时陈僖子之子为穆安,因为子穆氏(4,7,24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 云: “陈僖子生子穆安,因为子穆氏。”陈僖子即陈乞,齐景公时大夫,舜裔。故此以字为氏,系出妫姓。
【源】 春秋时陈僖子之子为穆安,因为子穆氏(4,7,24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 云: “陈僖子生子穆安,因为子穆氏。”陈僖子即陈乞,齐景公时大夫,舜裔。故此以字为氏,系出妫姓。
读音:Yòuhùlǔ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九派,出英额、佑鲁鲁穆湖舒村、嘉木湖、松花江、虎尔哈、哈达、乌喇、辉发、宁古塔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镶黄旗满洲领催三格之妻为优珠噜氏
读音:Sùliánghé【源】①元时人姓(24,57)。肃良合,蒙古语对高丽的称呼,一译莎郎合思(397)。②元顺帝立次皇后奇氏为皇后,改奇为肃良合氏(24,57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索隆
读音:Zhuàng【音】 壮、庄古时相通,故亦音Zhuāng(24)。【源】 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7,62)。【布】 湖南湘潭(373)、江西广丰(328)、上海嘉定(351)、台湾台东、台中(64、
读音:Zhā【音】 亦音渣(Zhā)(73,75)。【源】 ①吐蕃族姓(217)。②新疆锡伯族扎斯胡里氏汉姓为扎(201)。③蒙古族姓(369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湖南浏阳、新疆吐鲁番(62
读音:Lài【源】 ①赖,子爵之国,蔡州褒信有赖亭(故城在今河南息县东北70里),即其地也,后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②清时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满族姓(
读音:qǐ【音】 作为姓时音起(Qǐ),见《集韵》(80,86)。今亦音自己之己(Jǐ)。【源】 ①以姓为氏,系自己姓。相传黄帝之子得姓者有十四人,而青阳、夷鼓同为己姓。青阳即少昊、少皞氏也,亦称金天
读音:Cāojiā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大凌河(23,63,260)。【变】一作〔曹佳〕(260)。【人】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张巴诗之妻为操佳氏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大凌河地方,乃蒙八旗
读音:tài【源】 ①周文王四友之一太颠之后,见《元和姓纂》(6,12,60)。一说,文王四友为闳夭、太公望、南宫适及散宜生,太颠亦作泰颠,似非四友之一,仅为周文王之贤臣(62)。②高车薛干部有太姓(
读音:Gōuyì【源】 汉昭帝母钩弋夫人,后有钩弋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,7,12,60)。按,钩弋宫为汉时宫殿名,在陕西长安西北。汉孝武赵婕妤居钩弋宫,太始三年生昭帝,见《汉书·外戚传》,当以殿名
读音:shì zhēn晋康公支子士贞之后。(见《谷梁传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