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Róng

容姓的来源有两个。一是古代有国名容,后代以国为姓。二是周朝称礼乐之官为容,子孙以祖上职官为姓。

容姓历史人物有明代官员容若玉,为官清廉,多善政,积劳而死,家无长物。明代香山人容悌舆,博学而为人厚道,床前侍奉病母十三年如一日,被众乡邻称为“孝行先生”。

容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三十六位。


【源】 ①《穆天子伟》载,古有容氏国,当以国为氏(60,62)。②《礼记》礼乐之官日容,礼官之后以官为氏(60,62)。③黄帝时有造律历的史官容成,其后以先祖名为氏,有容成氏、容氏(6,8,12,17)。④春秋时孔子弟子鲁国南宫适,又称南容,字子容,其后以父字为氏(17,21,62)。⑤元代贵州夷族有此姓。普定府知府有容苴即是(17)。⑥台湾土著姓(65)。【望】 敦煌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容居,春秋时徐大夫(1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北京,山东之平度,山西之朔州,陕西之韩城,甘肃之徽县,湖北之洪湖、武昌,广东之新会、高要、吴川,海南之白沙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壮族、黎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据 《帝王纪》 注云: “黄帝臣曰容成,造历。”容成当为容姓之始,此当 “以名为氏”。②郑樵又注: “舜八恺有仲容。”仲容之后或亦以容为氏。③ 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穆天子传》 注云: “古有容氏国,以国为氏。” ④又据 《礼记·注》 云: “礼乐之官曰 ‘容’; 一云礼官之后。以官为氏。望出敦煌。”⑤或为南容氏所改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 《万姓统谱》云: “ (容),春秋南容氏之后,以王父之氏为姓。”《中国人名大辞典·附·异名表》载: 南容,即春秋鲁南宫括。括,字子容,故亦称南容。

礼记》 有容居,吴人; 金代有容苴,贵州人;宋代有容机; 明代有容善,永乐进士; 又有容悌与,香山人,本县教谕,以孝闻; 清代有容而舒,康熙甲子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敦洽

    读音:dūn qià【综】 春秋时陈国有恶人敦洽仇麋,见《吕氏春秋》(60,62)。亦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春秋时卫有敦洽(见 《辞海》); 《中国人

  • 读音:Bì【音】 祕氏有二音,源出不同。参见祕(Bì)。【源】 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【望】 天水(17,21)。【布】 清时河北故城(417)、今台湾台南、台东(64)、山东等地均有此姓。较罕见姓

  • 甘莊

    读音:Gānzhuāng【源】 周惠王少子甘昭公之子成公,世官王所,其后有甘先氏、甘庄氏、甘士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又见《姓解》等书(7,9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

  • 利飛

    读音:Lìfēi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,其注云:“与 ‘荔非’ 同。”见“荔非”条。

  • 墨爾秦

    读音:Mòěrqí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台罕(23,63)。 【人】 墨尔秦巴尔斯巴达尔,清镶蓝旗人,世居台罕,从征耿精忠叙功授骑都尉(23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,满

  • 读音:yū后汉有肥乡侯始平纡邈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  • 扎拉台

    读音:Zhālātái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,扎拉台为部落名,当以部为氏(24)。【变】 亦作〔扎剌台〕、〔札剌儿台〕(57)、〔扎拉尔台〕(13,24)、〔札剌台〕(61)、〔札剌儿歹〕(13)。【人

  • 读音:Sōu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有载,其注“鄋满”云:“历史上的复姓,一作‘鄋瞒’,单称‘鄋’,春秋时长狄族的一支。后为齐国所灭,其后因以为氏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亦注:“(鄋),

  • 光不列

    读音:Guāngbùliè现行佤族姓氏。今云南之西盟有分布。此姓系西盟县公安局提供。原有“以鸡鸣划分时间”之意,或从汉姓“李”。

  • 浩生

    读音:hào shēng【综】 春秋时齐贤人浩生不害,见《孟子》(6,7,11,17,21)。为复姓浩生氏(7)。一说,即浩星氏,古时生,星二字相通(60,62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历史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