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沙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尼沙、那木都鲁等地(23,63,180,260)。源自金时女真人聂散氏。【人】 清镶蓝旗满洲官学生苏冲阿之妻为尼沙氏(260)。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俱收载: 金代,为女真族姓氏,乃女真之白姓。《金史》有载; 至清代,则融为满族,世居尼沙及那木都鲁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尼沙、那木都鲁等地(23,63,180,260)。源自金时女真人聂散氏。【人】 清镶蓝旗满洲官学生苏冲阿之妻为尼沙氏(260)。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俱收载: 金代,为女真族姓氏,乃女真之白姓。《金史》有载; 至清代,则融为满族,世居尼沙及那木都鲁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
读音:Nài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和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河南登封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、河南之郑州、广东之丰顺、广西之灌阳
读音:Xǔwùshèn【源】 元时人姓(24)。许兀慎,又译〔许慎〕、〔旭申〕、忽神。蒙古迭儿列斤部之一(397),当以部为氏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学顺〕(24)。【人】 博尔忽,许兀慎氏
读音:Piá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春秋时齐有骈邑,或以邑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湖北黄梅(361)、山西平陆(298)、河南汤阴(292
读音:Jīnhú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诺边家支(375)。
读音:Shān山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官为姓氏。周代有山务之官,掌管山林,后代以官为氏。二是为烈山(又作列山)氏之后。据说炎帝出生于烈山,故号烈山氏,他的后代有的就用“山”作为姓氏。山姓历
读音:Yíng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河南潢川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及大同、阳泉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解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Gěngwú【综】彝族姓。属惹列家支,居采洛纳乌(375)。
读音:Táng《中国姓氏辞典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1995年5月20——22日 《欧洲日报》的 “影视天地”栏目注称: “坣为 ‘堂’ 的异体字,当从 ‘堂’ 氏演变而来。海外有华人女歌星坣
读音:Mòbǐshí【综】傈僳族姓。以狐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,汉姓为胡(150)。
读音:yè yáng秦叶阳君之后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叶阳君悝出之国,未至而死。(见《史记·秦纪·昭襄王四十五年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