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é

【音】 又音(Shé)(17,75)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大夫折文子之后,见《姓氏大全》(17,21)。②东汉时武威太守南阳人张江封折侯(折侯国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南70里),曾孙名国,为郁林太守,徙居广汉,以所封为氏(7,11,21,60)。③羌族有折氏,世家云中,为北蕃大族,自唐以来,世为麟、府节度使(7,24)。一说,云中折氏,鲜卑人也,唐麟州刺史折嗣祚碑云:大魏之后,宇文之别绪(242)。一说,源出西羌折掘氏(9)。④匈奴折兰王之后,支孙中有折、兰等氏(62,63)。⑤西夏党项族中有折氏(54,240)。⑥彝族姓。属吉自家支(375)。【望】 河西、西河(17,21,418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保德(9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折像,东汉广汉雒人,通京氏易,好黄老言(61)。折从阮,云中人,唐庄宗时府州刺史(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内蒙古之乌海、甘肃之舟曲、山西之太原、河北之蔚县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归“入声”部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“常列切。此出西河。宋为大姓,世守麟,犹古诸侯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出(自)匈奴,折兰王之后。支孙有折氏、兰氏。”③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东汉有折象(亦作析象),其祖先封为折侯,因以为氏。”折象之先为张江,封折侯。曾孙国为玉林太守,徙居广汉,子孙遂以折为氏。(按:《姓氏辨误》云:“析属弘农郡,字从‘木’,不从‘扌’。今《汉书·析象传》,刊本皆误作‘折’”。)又,“折象”之“”,《汉语大字典》音zhé。

西秦有折斐;五代后周有折从阮;宋代有折惟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柏台

    读音:Bǎitái【源】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可足渾

    读音:Kězúhún【源】 代北鲜卑族姓(242)。可足浑疑系可朱浑氏之异译(6,70)。【人】 可足浑健,后燕城阳太守,封新汲侯(24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前燕慕容

  • 读音:Xǔ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)。又,庄鼎彝《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》载有诩姓,引自《董贤传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无忌

    读音:wú jì韩万后有无忌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读音:Jiū/Jiou,Jyou【综】 佤族姓。云南西盟佤族亚木氏,其后裔繁多,亚木四子后代分别改亚木氏为觉、界、究和简恩四姓(159)。亦作交,教等(160)。

  • 去斤

    读音:qù jīn【源】 代北姓(7,9,17,21,60)。据《元和郡县志》载延川肤施县(今陕西延安)有清水,俗名去斤水,鲜卑人之语,疑去斤氏本居此水之旁,因水名部,遂以为氏(70)。【变】 ①北魏

  • 歐其

    读音:Ōuqí现行彝族姓氏。或作“欧琪”,今四川之马边、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马边、峨边县公安局提供。或改单姓“欧”,盖取欧其(偶琪)之首音。谐以汉字“欧”而得。

  • 瓦那尼

    读音:Wǎ'nā' ní景颇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猪耳朵”,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xī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公卿高傒之后,以字为氏(8,15,21,60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;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齐卿高傒之后,以字为氏。(按: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源於高姓。齐

  • 索濟雅喇

    读音:Suǒjǐyǎl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大凌河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大凌河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