拓后跋
【源】 北方人以土为拓后,受为拔,故号拓后跋氏,后省去后字,为拓跋氏(27,63)。【变】亦作〔拓后拔〕、〔托后拔〕(27,63)。
【源】 北方人以土为拓后,受为拔,故号拓后跋氏,后省去后字,为拓跋氏(27,63)。【变】亦作〔拓后拔〕、〔托后拔〕(27,63)。
读音:h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【人】 駻臂,春秋时人,孔子弟子(15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Kuí【源】 以国为氏,见《路史》(62)。睽,春秋时为楚邑名。楚子使子文治兵于睽,见《左传》(80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《中国人名大辞典索引》收“睽”,(注:
读音:Hēichǐ【源】 ①炎帝之裔封于黑齿,后因氏(17,62)。 ②出自南诏,群蛮有黑齿、金齿、银齿三种,因氏(7,62)。 ③唐时百济国西部人有此姓(6,11,12,17)。【望】 辽海(17,
读音:Jí【源】 接或作檝,亦姓,见《集韵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氏姓考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系楫姓分族。”
读音:Zhòngcháng【源】 以名为氏,见《纂要》(12,21)。一说,春秋时齐公族之后有仲长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【望】 河南(17,60,418)。【布】 辽宁沈阳、上海、北京等地均有
读音:gǔ lóng扶南国王姓古龙。(见《隋书》)扶南在日南之南七十里,王姓古龙。(见《唐书·南蛮传》)
读音:Wòlǐ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女真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又为奚族姓氏。亦写作“斡哩”。
读音:Yuè/Yueh,Ywe【源】 ①亦作说。商时贤人傅说之后,以名为氏(12,15,60)。②昌黎悦氏,出自鲜卑,见《后燕录》(17,21)。或谓代北复姓悦力氏之后改为悦氏(27)。③清四川永宁道
读音:liáo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杨氏大夫僚安之后(17)。②春秋时宋侍人宜僚之后,以名为氏(12,15,21)。【望】 晋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僚祖,春秋时鲁昭公之侍
读音:jīng yáng秦宣太后弟封泾阳君,因氏焉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