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kūn

【源】 ①源自己姓。夏时诸侯昆吾(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县东)之后(6,7,11,17,60)。②藏族姓。系以家族名为姓(170)。【望】 汝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台湾台中(64,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昆辨,一作昆详,战国时贤者(6,11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清原,山西之大同、阳泉、忻州,陕西之韩城,云南之景谷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藏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 “己姓。夏之诸侯昆吾氏之后也。”以国为氏。故址在今河南汉阳市东。②或为混氏所改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“” 云: “即浑沌氏。《风俗通》作 ‘混沌’氏。后去 ‘水’ 为昆氏、屯氏。” ③或为藏族“昆巴解” 所改。本家族名,汉意为 “仇妇所生”,“仇生” [“”,意“仇恨”; “”,生 (产) 之意],相传其先祖为“天种” (神裔),因与仇敌罗刹交战,取胜后夺其妇而生子,遂取名 “昆巴解”,其家族遂亦略称昆氏。

战国策》,齐有昆辨; 又有昆详,贤者; 明代有昆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Tā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西之武宣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武宣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西陵

    读音:xī líng【源】 西陵为古国。黄帝娶西陵之女为妃,是为嫘祖,见《史记·五帝纪》(7,9,12,17)。【人】 西陵羔,周大夫(4,6,2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

  • 瓦爾喀

    读音:Wǎěrk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,世居吉林乌拉(23,63,180,280)。【变】 清驻防达虎里正白旗有瓦尔噶氏,世居打牲地方(260),〔瓦尔噶〕似即瓦尔喀之异译。【人】 清正白旗满洲打牲壮

  • 读音:zhǎ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60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【变】 亦作迮(60,62)、笮(7,60,62)、��(7)。【布】 江西南昌(7,60)、北京、辽

  • 達本

    读音:Dáběn【综】 柯尔克孜族姓(429)。清乾隆二十~二十二年迁入黑龙江富裕县。蒙语“达本”意为“五”,音变为“吴”,故汉姓为吴(204)。柯尔克孜族姓氏。今黑龙江之富裕县有分布,清乾隆间由

  • 读音:liàng即亮氏,战国时赵有谅毅。(见《战国策》)▲<汉>谅辅,新都人。

  • 吉勒

    读音:Jílè【综】 彝族姓。曲比、阿肯等家支均有吉勒姓。属曲比家支的亦称〔永特吉勒〕(375)。

  • 别速

    读音:Biésù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有抄儿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xū【音】 又音Rú(17)。【源】 春秋时郑成公之兄��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元和姓纂》(17,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音 ‘须’。

  • 歌濫

    读音:Gēlàn【源】 唐时金微州部落之姓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金微为古山名,即今阿尔泰山,唐置金微都督府(84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唐书》云: “唐金微州部落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