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殿

殿

读音:diàn

【源】①殷汤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江南汤悦,本姓名为殷崇义,后改姓殿(60,62)。殷崇义为五代南唐司空知左右内史事,后国亡入宋,避讳易姓名为汤悦(62)。又,宋徽宗崇宁间有商人殿全,自虔州石城徙居抚州,自言本姓犯宣祖讳下一字,建隆中,其祖以讼至县,县令因字形更为殿氏(7,12,17)。张澍云,赵宋有殿姓,本殷氏,以其字形相似改之。如姒之改似,杞之改杷,仲之改种也。罗泌《路史》以殿为汤后者,盖殷氏为商汤之后,殷既改殿,故亦为汤后(21,60)。②蒙古族姓。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山西绛县(324)、河南扶沟(281)、云南建水(409)、山东曲阜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香河,山东之鱼台,山西之阳泉、临汾,福建之浦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曰: “崇宁间 (按: 宋徽宗赵佶年号,时在公元1102—1107。) 有商人殿全,自虔州石城徙居抚州,自言本姓殷,犯宣祖讳 (按: 原文如此,当为“太祖”之误。宋太祖讳匡胤。殷、胤音近),建隆中(太祖年号,时在公元960—963年),其祖以讼至县。县令因字形改为殿字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谱》 注云: “系基姓所改,明时抚州 (今江西临川) 有商人殿全,自言本姓基,犯宣宗 (朱瞻基) 讳改。” 与《续通志》所载殊异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殿氏,汤后。”汤指商汤,商汤革命灭夏而建商朝,其后或以为氏。③又曰: “江南汤悦,本殷崇义,后改为殿。” 崇义,南唐臣,入宋避太祖讳,改殷为汤,又改为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Wén【源】 ①闻人氏之后改单姓闻氏(11,17,21,60)。②清满洲人姓。世居沈阳(23)。今满族姓(183)。③彝(130)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吴兴(17,60,418)。【布】分

  • 读音:jǔ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(故城在今山东莒县),其后以国为氏(4,7,11,12,21)。【望】 高密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(91)、山西汾阳(278)、河北静海等地

  • 碩順覺羅

    读音:Shuòshùnjuéluó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福德之妻为硕顺觉罗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Huán桓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谥号为姓氏。齐国国君死后,谥号为“桓”,其后人遂以谥号为姓氏。还有一说是宋国有一位叫卿的国君,死后谥号为“桓”,其后代也有以其谥号为姓者。二是源自

  • 读音:Fǔ【源】 见《姓谱》(444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端孫

    读音:Duānsūn/Tuansun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读音:Yóu【源】 汉时先零大豪有犹氏(60,62)。【望】 西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四川(59)、江西宁都(280)、台湾高雄、台东(64)、桃园、宜兰、台北、台南(

  • 读音:Shào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有分布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精吉

    读音:Jīngj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吉林乌拉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吉林乌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桑邱

    读音:sāng qiū与“桑丘”同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本地名,“以地为氏”。郑樵注云: “《汉书》 (有)桑邱公,著书五篇; 《姓纂》 云: ‘今下邳有此姓。’”或作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