汎
【音】 又音凡(Fán)(17,84)。【源】 周公第二子凡伯之后,因避秦乱添水为汎氏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氾(17,24,60)。【望】 高平(17,418)。【人】汎嶷,东汉末陈宫之将(7,15)。汎克恭,明时湖南湘阴人,洪武举人(15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亦载。其注云: “系氾姓分族。三国时有汎嶷。北魏有武卫将军汎礼。”
【音】 又音凡(Fán)(17,84)。【源】 周公第二子凡伯之后,因避秦乱添水为汎氏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氾(17,24,60)。【望】 高平(17,418)。【人】汎嶷,东汉末陈宫之将(7,15)。汎克恭,明时湖南湘阴人,洪武举人(15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亦载。其注云: “系氾姓分族。三国时有汎嶷。北魏有武卫将军汎礼。”
读音:Yìdàn【源】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或即哒氏。
读音:Sā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Fēng【源】 隋置峯州,南北朝梁时置兴州,隋改为峯州,故治在今越南境。当以州名为氏,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【变】 今书作〔峰〕。【布】 上海、湖北武汉(9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山
读音:Mùzhāng景颇族姓氏。相传乃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Kūndūlè清氏满族姓氏。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,世居红山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作“昆都勒”。姑兼收。
读音:niè卫大夫食采于啮桑,后因氏。(见《姓源》)许由之师曰啮缺。(见《庄子·天地》)
读音:gōng wǎng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有公罔氏(21)。【人】 公罔之裘,春秋时孔子弟子(7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仲尼时鲁有公罔氏。” 以鲁人字
读音:Sùliánghé【源】①元时人姓(24,57)。肃良合,蒙古语对高丽的称呼,一译莎郎合思(397)。②元顺帝立次皇后奇氏为皇后,改奇为肃良合氏(24,57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索隆
读音:Zhuōmòtè【综】 清蒙古镶蓝旗中有卓莫忒氏(259)。
读音:Xìnyó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为“信都”之讹。) 姑收录以备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