洼
【音】 洼氏有Guī、Wā二音,且源出不同。参见洼(Wā)姓。【源】 见《风俗通》(1,11)。汉时南阳淯阳(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南60里之绿阳村)有洼姓,音圭。当以水名为氏(60)。【望】 南阳(17,418)。【人】 洼丹,汉时南阳淯阳人,累官大鸿胪(12,15)。洼炫,唐时洪州幕府(15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音 ‘珪’。望出南阳。后汉大鸿胪洼丹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俱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
一音wā,亦为姓。
【音】 洼氏有Guī、Wā二音,且源出不同。参见洼(Wā)姓。【源】 见《风俗通》(1,11)。汉时南阳淯阳(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南60里之绿阳村)有洼姓,音圭。当以水名为氏(60)。【望】 南阳(17,418)。【人】 洼丹,汉时南阳淯阳人,累官大鸿胪(12,15)。洼炫,唐时洪州幕府(15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音 ‘珪’。望出南阳。后汉大鸿胪洼丹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俱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
一音wā,亦为姓。
读音:Jì【源】 殷人七族之一为錡氏,见《左传》(6,9,12,17,60)。【望】洛阳(17,418)。【布】福建安溪(341)、台湾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錡宣,见《战国策》(1
读音:Dēngběi【源】登北国在巨燕之南,倭之北,属燕,见《山海经》(60,62)。是以国为氏。帝舜三妃登北氏(60)。 【变】后改为登氏(9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
读音:Wēiyu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读音:C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Lājí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Xī郗姓主要出自姬姓,为黄帝后裔,以邑名为氏。郗姓历史人物有郗鉴,两晋时人,少时家境贫困,但他仍勤奋好学,博览经籍,躬耕陇亩,吟咏不倦,以儒雅著名。时逢饥荒,州人资助,郗鉴即分赠乡亲孤老
读音:Guāngjiā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īng sūn见《姓苑》。光武族父泗水王歙,字经孙,或其后以字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Fén【综】 春秋时楚有蚠黄(11,17,62)。或即蚡氏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“蚡”云:“楚之国(按:似当作‘同’。)姓,蚡冒之后,字亦作‘蚠’。《说苑》:‘楚有蚠黄,之晋
读音:Chákùtā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长保之妻为察库他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