浟
读音:Yóu/Yu
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Jiá郏姓源于地名。一说是周成王姬诵定鼎于郏鄏(今河南洛阳市郊北邙山),子孙中有以居住为姓。一说是郑国大夫郏张,因祖上受封于郏,于是以封地为姓。郏姓历史人物有唐代人郏滂,官六合县宰,能诗
读音:Mó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黑龙江之嫩江县、山西之阳泉、陕西之韩城、湖北之武汉、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Púsàbō【综】 土族祖先吐谷浑人之姓常带“钵”音,如菩萨钵、诺曷体等(196)。
读音:Sǔ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上海、湖北武汉(91)、四川巫溪(323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,湖北之武汉市、武昌县,山西之阳泉、临汾、运城等地均有分布。《
读音:dú见《姓苑》。
读音:shī春秋时有诗国,亦作邿。(见《左传·杜预注》)以国为姓。
读音:nǐ【综】 彝族姓,属蒋觉家系,四川昭觉、云南兰坪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xiān yú春秋时小国,晋灭之,子孙以国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鲜虞氏,楚申鲜虞之后也,本齐人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
读音:Ruǎn阮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殷有阮国,在泾渭之间,后为周文王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二是源于地名。秦朝时有九阮郡,当地居民遂以阮为姓氏。三是改姓。东晋末期有石姓人改姓阮。
读音:gōng xuān【源】 春秋时鲁公子宣叔之后(60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鲁公子宣叔之后。” 系出姬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