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Tú

涂氏源于智氏,主要是以水为姓。战国时,晋国大乱,“三家灭智”,智伯被杀,殃及智氏族人,智家的土地财产被韩、赵、魏三家瓜分。智徐吾(六世祖,智申之弟),时任晋国涂水大夫,以封邑“”为氏,称涂姓,这支族人才得以保全,就是延续到现在的涂氏。

涂姓人家早期主要繁衍于淮河中、下游一带。目前涂姓尤以江西省最为集中。

涂姓历史人物有涂大经,宋代大臣,为宋高宗南渡后绍兴年间进士。生性慷慨,心慕古人高风亮节。他曾经上书请朝廷恢复元祐年间之政,被列为邪党,罢官归家。涂启先,清末维新派人士,湖南浏阳人。学者称“大围先生”。曾考取八旗官学汉教习,未赴任。乡试屡考不中,遂不再参加科举考试。光绪八年开始担任浏阳上东团总,在职十八年。他在团内建围山书院,教授生徒。教学提倡经世致用,中西文化兼取。为支持维系变法他兴办浏阳算学社,并主持创立县立小学堂。后因操劳过度病逝。

涂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六十四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出涂山氏。晋时新吴侯涂钦,渡江南至豫章(故治在今江西南昌),为东南地区涂氏之祖(62)。②南昌洪州涂氏,以水名为氏(12,17,60)。涂水,即今滁河,源出安徽合肥北黄泥段(12,17,60)。③鄂温克族涂克冬氏,汉姓为涂(192)。④锡伯族图克色里氏,汉姓为涂(201)。⑤土家族姓(387)。【变】 亦作凃(62)。【望】 豫章、南昌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 0.064%。尤以广东、江西、湖北等省多此姓,三省涂姓约占全国汉族涂姓人口80%。【人】 涂天明、宋时抚州人,登科(12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山东之龙口、平度、平邑、东平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武汉,江西之崇仁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田林,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侗、壮、苗、土家、布依、纳西、哈尼、傈僳、锡伯、鄂温克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洪州人,因水为氏。”涂水,即今安徽滁河。滁河源於安徽合肥,至江苏六合县入长江。②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注引 《姓氏族谱笺释》 云: “系出涂山氏 (按: 《姓氏词典》 引作 ‘塗山氏’),晋新吴侯涂钦渡江南至豫 (按: 原文如此,有误,‘豫’ 当作‘豫章’),为东南涂氏之祖。塗山氏乃夏禹之后族。”③锡伯族之涂姓,由图木尔齐氏所改,盖取“图木尔齐”之首音,谐以音同之“” 而为单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 有载,未详其他。④鄂温克族之涂姓,则由涂克东氏所改。盖取“涂克东”之首音,谐以同音之 “”而为单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温克族》有载,未详其他。⑤或为塗姓所简化。涂、塗本为二姓,今塗字简化为“”,故塗姓或有写作“”者。

宋代有涂溍生; 明代有涂文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兀囉

    读音:Wùluō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
  • 读音:tiān【源】 相传黄帝之相天老之后(6,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望】 殷阳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南卫辉(287)、汤阴(292)、巩县(301)、浙江上虞(279)、

  • 读音:Sì/Syh,Sz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及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河南方山、荥阳二县境内有汜水,或以水为氏,或系氾之讹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

  • 體翁

    读音:Tǐwēnɡ【源】 彝族姓。卜鼎、沙玛等家支均有体翁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Chá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)。【变】 一作〔〕(9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缠子,汉时人,著书,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(9,11,1

  • 遮期泥

    读音:Zhēqī'ní景颇族姓氏。汉意为“麂子”,当以动物名为氏。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
  • 邾婁

    读音:Zhūlóu【源】 系自曹姓。邾子迁娄(春秋时杞邑,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南40里),亦称邾娄,其子孙以国为氏(6,7,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

  • 温屯

    读音:Wēntú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乌拉(23,63,180)。源自金时女真人之温敦氏。【变】 后改为孔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乌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

  • 桑登曲林

    读音:Sāngdēngqǔlín门巴族姓氏。本为房名,汉意为“虔诚颂经之处”,遂以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门巴族》。门隅北部有桑登曲林·仁钦策旺。

  • 读音:xùn见《姓苑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