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chè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7)。【望】 陇西(17,418)。【变】 作〔〕(17),误(80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 “㿭, 姓
读音:Léi【源】 黄帝次妃方儽(即方雷)氏之后有靁氏、儽氏、累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古之靁字与今之雷字为同一字(62),故同雷(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〕(
读音:nán bó【源】 春秋时周武王之弟虢仲之后有南伯氏(17,60,62)。【布】 上海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南伯子綦,古贤人,见《庄子》(6,21)。现行罕见复姓。今上海市有分布,《郑通志·
读音:Qiūjiā【源】 清时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杏山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邱、秋两姓(180)。【人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丰绅之妻为秋佳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杏山地方,乃
读音:Jī【源】 ①见《说苑》(11)。春秋时已有机氏(11)。②台湾土著姓(65)。【布】台湾高雄、台北、南投、台南、屏东(64,68,261)、河北巨鹿、河南方城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机汜,春秋时鲁
读音:dòu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国有豆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汉时校尉豆如意,从卫青破匈奴,以有功封关内侯,其后有豆氏(60,62)。③北魏时改代北赤小豆氏为豆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0,70
读音:xiān yáng居于鲜水之阳者以为氏。(见《姓氏五书》)汉鲜阳滔,武骑常侍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Xúzhā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或系徐、詹两单姓所合成。台湾屏东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huǐ【源】 ①汤左相仲虺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姓苑》(17)。②周时宋国始祖微子启之后有虺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③釐虺为春秋时楚邑,或以邑为氏(60,62)。④唐武后削越王李贞、琅邪王李
读音:sòng见《姓苑》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音“容”。《汉书·儒林传》: “鲁徐生善为 ‘颂’。” 颂与容同,谓善为礼容也,其子孙以为氏。一音sòng,为现行姓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