滑伯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滑伯国为周同姓国,春秋时为晋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,12,17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周代有滑国,伯爵,周之同姓。其地在旧河南缑氏县,今为偃师县,后为晋所灭,子孙或“以国爵为氏”,遂称“滑伯” 氏。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滑伯国为周同姓国,春秋时为晋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,12,17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周代有滑国,伯爵,周之同姓。其地在旧河南缑氏县,今为偃师县,后为晋所灭,子孙或“以国爵为氏”,遂称“滑伯” 氏。
读音:Básègàn【源】 唐时西突厥十姓之一,属阿失毕部,全称为拔塞干暾沙钵俟斤(428)。以部为姓。
读音:Shǔ/Shuu【源】见《篇海类编》(86)。
读音:Sālà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姓觿》注云:“鲜卑姓。‘夷姓。《五代史》有撒剌阿拔’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作“撒刺”,音sǎcì。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Fú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mò nài lóu与“莫那娄”同。
读音:jí/Uji【综】 清时驻防察哈尔蒙古正红旗、满洲镶红旗中均有鄂吉氏(259)。
读音:zhuó【源】 禚,春秋时齐大夫采邑(故城在今山东长清),其后以邑为氏,见《姓考》(11,17,21)。【变】亦作〔䅵〕(19)。【望】齐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山东新泰(
读音:Wūlī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噜特(一作兀鲁特)(23,63,260)。【人】 ①一作〔乌理特〕(260)。②清镶黄旗满洲护军三达色之妻为乌里特氏(260),〔乌里特〕似即乌哩特之异译
读音:Xiàosītú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今香港有此姓。” (按: 我国近古以来,已出阁之女不再称名,而以 “×门×氏” 称之,如本姓司徒氏,嫁作肖家妇,则称肖门司徒氏,简作肖
读音:Shāgǔ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明史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明有沙古卜洛。”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