牖
读音:yǒu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,63)。即羑氏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“羑”称: “羑里,一作牖里 (在今河南汤阴北),周文王曾囚于此。居者以地名为氏。”则知羑、酉、牖同源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,63)。即羑氏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“羑”称: “羑里,一作牖里 (在今河南汤阴北),周文王曾囚于此。居者以地名为氏。”则知羑、酉、牖同源。
读音:qián古潜地在楚地,以地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▲<元>潜说友,处州人。<明>潜溟,高安人,广东副使。
读音:Zhū罕见姓氏,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Tú/Twu【综】 北魏孝昌时旷野将军石窟署令唋渊(248)。
读音:sū sè nì西域大宛王姓。(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)
读音:Lālǎ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郎格之妻为拉喇氏(260)。
读音:Chǔluó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唐有处罗拔”,未详其他。
读音:gù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60)。【望】 河东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河南卫辉(287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四川巫溪(323)、中江(345)、安徽淮南(362
读音:Nuòguān【综】彝族姓。云南宁蒗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Gāng【源】 系自子姓,见《潜夫论》(63)。
读音:Xièbǎi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即偰百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