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ū

【源】本作疏,至汉时始分为二姓(62)。 【望】兰陵(17,418),长安(21,60)。 【变】一作〔踈〕(91,418)。 【布】江西弋阳(329)、台湾高雄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疎源,汉时南海人,初为郡户曹,后为尚书郎(21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望出东海。汉太子太傅疎广。”未道其初始。又作“踈”,其《总论·避仇》注云:“踈氏避王莽之难,去‘足’ 为 ‘束’; 又云: 踈广之曾孙彦,避王莽于太原,改为太傅氏。”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与 ‘疏’ 通。后世分为二姓。”望出长安。

汉代有疎耽; 南北朝时有疎从; 明代有疎世利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馬矢

    读音:Mǎshǐ【综】 汉大司徒马宫,本马矢氏,改为马氏,见《汉书·马宫传》(7,9,12,17,60)。【人】 马矢匡,汉时河东人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,其注云:“汉有

  • 公孫

    读音:Gōngsūn【源】 ①相传神农同母之弟勗,嗣少典(黄帝之父)国君,世为诸侯,后以公孙为氏,盖轩辕帝(即黄帝)初姓公孙,后改姬姓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 ②春秋时诸侯之孙皆为公孙,后亦有以为

  • 不勒以支普

    读音:Bùlèyǐzhīpǔ彝族姓氏。“不勒以支”意为蛇;“不勒以支普”,即蛇氏族,当是以蛇为图腾的氏族。遂以蛇命族,以族为姓。或以其汉意“蛇”为单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
  • 賽掃

    读音:Sàisǎo【综】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(160)。

  • 貢尼

    读音:Gòngní景颇族姓氏。本指山梁,以为氏族名,或以代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
  • 读音:Yán颜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曹姓。颛顼之玄孙陆终第五子名安,周武王时封于邾(今山东邹县东南)。邾国被楚国所灭,子孙以祖辈字为姓氏。二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姬姓

  • 賓牟

    读音:Bīnmóu【源】 春秋时楚臧孙之后(17,60,62)。【变】一作〔賔牟〕(9)。【人】宾牟贾,春秋时鲁人,侍坐于孔子,孔子与之言及乐(6,21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

  • 牟岡

    读音:Móugāng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Liǎo【源】鄝,春秋时小国,故城在今河南固始,后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)。【变】古时蓼、鄝相通,即蓼氏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

  • 鬭谷

    读音:Dòugǔ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春秋时楚令尹斗谷於菟(dòugǔwūtú)之后,系出芈姓,以名氏为氏。《左传》 “谷”作“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