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ǎi

【源】 ①古有百鯈,黄帝之后,姞姓,见《说文》。《左传》作伯鯈(60)。②百里氏之后省里为百氏,见《姓考》(17,21,24)。③高丽八姓之一为百氏(9,60)。 【变】一作佰(91)。 【望】南阳(17,60,418)。 【布】北京(92)、浙江上虞(279)、河北卢龙(289)、河南巩县(301)、山西阳城(309)、四川武胜(321)、江西丰城(357)、台湾台北、高雄(64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百里,春秋时许大夫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黄骅、卢龙,辽宁之盖县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运城,河南之义马,湖北之监利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许慎 《说文解字》载: “百鯈,黄帝之后,姞姓。”(按: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作“百倏”,误。又,《左传》作“伯鯈”。)百鯈,当为百氏之始。②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云: “秦大夫百里奚之后。” 百里奚,即虞公族井伯奚。虞为晋献所灭。井伯奚媵伯姬于秦,受邑于百里,故称百里奚。其后有百里氏,或省作百氏。此当系出姬姓,以封邑为氏。③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高丽八姓,其一曰百氏。”则此出自高丽族。望出南阳。

战国时有百丰,列御寇之弟子; 汉有百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guàn【源】 本毌丘复姓,后去丘为毌(60,62)。【布】 明时蓬州有此姓(19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音‘冠’。本毌丘复姓,后去丘为毌氏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

  • 棠谿

    读音:Tángxī【源】 系自姬姓,其先周大夫食邑于棠谿(故城在今河南西平西北百里),谓之棠谿公,后地入于楚。故吴王之弟夫概王奔楚,为棠谿氏,其后字讹为唐谿(6,7,12,17)。【变】 亦作〔堂谿〕

  • 格亮

    读音:Géliàng景颇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收载,乃景颇族最早的姓氏。景颇有谚: “最早的猴是黄猴,最早的树是兴颠树,最早的人是姓格亮的人。”格亮,相传为景颇始祖,后以名为姓。

  • 刹利邪伽

    读音:chà lì yē jiā【综】 唐时南蛮波利国王姓刹利邪伽,名护路那婆(7,24,60)。亦作〔生利邪伽〕(7),误作〔刹剥邪伽〕(24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据《隋书

  • 須卜

    读音:Xūbǔ【源】 匈奴姓。匈奴异姓有呼衍氏、须卜氏、邱林氏、兰氏四姓族,为国中名族,常与单于婚姻(27)。一说,须卜系鲜卑之音译(212)。【变】 后改为卜氏(6,12,21)。【人】 须卜当,汉

  • 读音:Yè【源】 古有谒者,以官为姓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60)。谒,始置于春秋时之官,专为国君掌管传递之事(84)。【望】汝南(17,418)。【布】浙江上虞(279)、台湾花莲(68,26

  • 读音:liú【源】 ①古帝尧之子丹朱之庶兄九人,封于留者之后,以邑为氏(8,17,60)。留,春秋时郑邑,后为周大夫刘子采地,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南35里之刘聚。②出自周封内大夫,食采于王畿之留(故城参

  • 读音:xià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【变】 亦作効(91)。【布】 河南舞阳、甘肃定西(62)、台湾台北(64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效坦斋,河南舞阳人,清末革命党人(234)

  • 額爾特德

    读音:Éěrtèdé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满族姓氏,清乾隆时贵州提督花连布,姓此氏。”

  • 乌紳

    读音:Wūshēn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金女真白姓,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