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地
【综】 唐时北狄靺鞨酋长突地稽降唐,赐姓李氏,见《唐书》(60,62)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北狄靺鞨酋长有突地稽,降唐,赐姓李。”靺鞨,古民族名,源於肃慎。
【综】 唐时北狄靺鞨酋长突地稽降唐,赐姓李氏,见《唐书》(60,62)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北狄靺鞨酋长有突地稽,降唐,赐姓李。”靺鞨,古民族名,源於肃慎。
读音:Wū/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读音:xiāo【源】 ①汉时已有肖姓,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②四川、甘肃一带白马人姓斜茹氏,原义为马鸡,汉姓为肖(220)。③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等地方(23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④蒙古、回(34
读音:Xiāngkǎ【源】 黔东南苗族姓(402)。
读音:Kūn/Kuen,Kwu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清时有崑寿,汉军正白旗人,本姓李,道光中曾任广东中军游击,其后或有以崑为氏者。又,明时王叔承,异名崑仑山人,清时黄叔琳,异名崑
读音:Nǎimǎ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太宗时赴宋议和使者月里麻思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Dòulǐj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喇沁(23,63)。【人】 窦里吉特罗邦,清蒙古镶红旗人,世居喀喇沁,顺治初从征陕西有功授云骑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
读音:Gāogé【源】 纳西族姓。以祖先名为姓(432)。
读音:xiá韩相侠累。(见《史记·韩世家》)汉侯国后有侠氏。(见《路史》)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 “即荚氏,音荚。韩侠累之后。”
读音:Línhóu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赵稷食采于临邑,其后有临侯氏,当以国为氏(63)。【人】 临侯望博,见《奇姓通》(20,63)。
读音:Yǒu【源】①春秋时楚国人多以草名为氏,如芈氏、莠氏、蒍氏、蓝氏之类(60,62)。②或为莠尹氏所改(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“苋” 云:“楚国多以草名为氏, 如芈氏、 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