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ōng

【源】①颛帝裔孙陆终,其后以王父字为氏(7,12,17,21,60)。②夏王桀之臣太史令终古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2)。③系自任姓。黄帝庶子禺阳之裔封于终,因氏(17)。【望】南阳、济南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河北三河(285)、乐亭(33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义乌(277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终军,汉武帝时谏议大夫,济南人,博辩能文(17,21)。终其功,明时固城人,永乐中以译字生任鸿胪寺主簿(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辛集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临汾、朔州,河南之义马等地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注云: “陆终之后,以名为氏。望出济南、南阳。” 一说: “夏内史终古之后。”

汉代有终军; 唐代有终郁; 明代有终其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Pān潘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芈姓。为春秋时楚国潘崇之后,以祖名为氏。二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小儿子伯季食采于潘邑,后世子孙遂以邑名为姓

  • 东楼

    读音:dōng lóu夏禹后东楼公封于杞,因以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东楼,姒氏,少康之后,支孙封为东楼公,因为东楼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Yóu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元有呦里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wù【源】 ①北魏时改乐安王元鉴为兀氏(6,7,12,17)。②北周时环州(故治在今甘肃环县)羌族有如、兀二族,见《范文正集》(60)。以族为氏。【望】 乐安(17,418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(

  • 指里

    读音:Zhǐlǐ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xiàng【源】 舜弟之裔(17,62)。舜之弟象封于有庳(故城在今湖南道县北),其后有象氏、库氏、畀氏、鼻氏(19,21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1,12,15,24)。【望】 颖川(17,21

  • 都卑普

    读音:Dūbēipǔ彝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即蜂 (氏) 族,后或改汉姓张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
  • 洛子

    读音:Luòzǐ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yǒ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,63)。即羑氏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“羑”称: “羑里,一作牖里 (在今河南汤阴北),周文王曾囚于

  • 读音:/Er,O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